作为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太原五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道德实践,让学校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和滋养文明的沃土,汇聚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磅礴正能量。日前,笔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新生入学必“读”校史
“以前没来五中时,觉得五中厉害,等上了五中后,尤其是了解五中的历史后,才知道五中真的太厉害了,那些磨难、低谷与辉煌,那些前辈们奋斗过的足迹,都让我倍感自豪,每当我在校史馆为大家讲解百年校史时,都会心潮澎湃,会生发出归属感和认同感!”太原五中高三444班学生白任驰是校史馆的一名学生讲解员,言谈间是“读”懂五中的欣喜。
太原五中有一支学生讲解员团队,由学生志愿者、学生会干部和校广播站的学生组成。每逢新生开学、新教师入职培训、建党日等节点,校史馆都会对全校师生开放。作为学生讲解员,他们的讲解亲和力更强,也更受欢迎。
与此同时,初一、高一年级全体新生在入学时都要到校史馆参观学习,这是学校的传统,更是五中学生的必修课。
太原五中115年的历史中,闪耀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奋斗光芒,在校史馆里回首百年激荡,学生们才能感受到“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的激情豪迈;看到那一张张图片、一篇篇文字,青年学子们才能更好回忆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作为山西省党团组织的诞生地,五中指引着后辈师生不忘初心使命,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校团委书记张嘉伟介绍:“利用校史馆特色教育资源,学校探索形成了规范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学生社团参与管理、维护、协调、讲解等工作,让广大师生深刻感受党的光辉历史、优良传统,感受学校经历的战争洗礼,改革春潮,感受优秀党员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帮助学生在心中埋下共产主义的种子,立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宏大志向。”
“成人礼”追寻红色足迹
十八岁,不仅是人生的新阶段,更是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交汇的新起点。今年年初,太原五中为2021届高三毕业生举行了成人礼。十八岁的他们,怀着特殊的心情,共赴这场难忘的青春盛宴。
在签名墙上,他们一笔一画签下自己的名字,书写鸿鹄之志;心愿树上,他们写下心愿,流淌出对生命的敬畏,对责任的理解,对国家的热爱,对志向的展望。“誓做中华脊梁,用热爱点亮光明的未来”“天地为鉴,国旗为证,永远做祖国忠诚的好儿女”……嘹亮的宣言响彻云霄。
在老师们的带领陪伴下,意气风发的他们进入“成人门”、踏过“成才门”、走向“成功门”。柯峻、刘勇、刘晓瑜三位老师分别为青年学子们深情讲述“成人”“成才”“成功”的要义。
“成人”意味着不再满足于衣食饱暖的动物本能,而是寻找作为人的高贵魂灵,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人应该有的模样。“成才”就要发掘头脑这一巨大的能量场,坚定目标、直面挑战,展示年轻人的信念、热情、才华、魅力,彰显自身的价值,成为亲人的港湾,社会的中坚,国家的脊梁。“成功”就必须把握青春、奋斗青春,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学而有法,思而有得,述而有体,“心中有梦想,脚下有行动”,只要胸怀梦想,努力奋斗,成功就在眼前。
今年的成人礼,太原五中还送给青年学子们一个礼物,那就是主题MV《追寻》。MV以高三年级的师生代表为演员,情景再现了曾经发生在太原五中的追寻革命信仰的故事,生动展现了百年五中的红色基因。视频画面令人动容,曾几何时,文瀛湖畔听到过那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古老龙城的街巷记录着五中人青春奔跑的模样,今天的五中人,以这样的方式靠近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和那些人,不仅表达他们崇高的敬意,也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创造新时代下现代五中的新辉煌。
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立德树人始终的一个佐证。高三年级组长秦伟说:“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希望孩子们去传承信仰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谱写好高考以及人生这篇大文章。”
校本课程让学生“心”动
60多位老师参与,10门初高中课程,35节精品课程,数月的精心打磨。不久后,太原五中校本课程之战“疫”系列将作为选修课,与学生们见面。这一系列校本课程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可贵尝试,其倡导的“真实的教学”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
去年,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医疗队直面死亡,为整个社会筑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线。而五中教师则将课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用职业精神创新教学形式,用情怀整合教材与社会热点,用责任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思考。
五中教研室主任张毅强说:“线上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细节、每一点创新设计、每一份语重心长,均诠释着一线教师的一种思考、一种传播、一份家国情怀,从中,学生们收获了面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力量。”
在《了解疫情防控学习数学知识》的数学专题课上,教师从统计学角度分析疫情防控的走势,从概率学上讲解“为什么要隔离14天”等,高中课本涉及到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数列等知识可以去观察疫情、探究病理、揭示缘由、科学防控。教师王萍说:“我们可以说,防控与数学问题紧密相连,所以需要我们胸怀职责、肩负使命,拿起数学武器,向疫情宣战,为人类服务!”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觉得很有意思。
在梁云枝老师的特色思政网络课上,结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视频、图片形式为学生讲述战“疫”故事,引领学生增强自信,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信仰,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时,这堂课也同时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和赞誉,并在社会上被广泛推广,钉钉课堂直播回放收获了58.28万个赞。这样的政治课堂,非常生活化,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令学生“心”动。
学生杨欣雨有感而发:“勇气、信念永远是我们必胜的武器。青年正以顽强坚毅的姿态向疫情宣战,只要我们携手应对,同舟共济,就能等到破晓,迎来曙光。”这些话语体现了青年人的担当与奉献。
向上氛围激发青年逐梦
一个课程,一项活动,一次教研,一场互动……育人过程都在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进行回答,而这样的过程又是不着痕迹,润物无声的。五中政教处主任刘志强说:“教育不能唯成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传承和发展。”3月4日晚,从6时40分至9时50分,勤勉楼所有教室的灯都亮着,高中三个年级35个班级的师生共同观看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及戍边卫士特别节目。画面里,是感人的事迹,正义的力量,是新时代的雷锋榜样、时代楷模。画面外,不少同学深受感动,潸然泪下,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说:“奉献是青春最美丽的姿态,新时代的年轻人成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也肩负着时代的使命。”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迎泽校区3000余名学生齐聚操场。领誓人站在台上,带领所有人朗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红旗下的声音,格外嘹亮。
眼里有星辰大海,胸中有丘壑万千。向上、向善、向前的氛围,正在激发青年学生们勇敢逐梦!
责任编辑: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