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之道,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引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日益成为促进国内区域发展、城市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当前,山西正在全力开展的省校合作,进一步为全省构建人才高地提供新的动力。
对于山西而言,面对各种层面的发展机遇,面对新时代的改革发展浪潮,最紧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是引进、留住、用好大学生人才的一条可靠途径。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我省将与高校共建“12大基地”,其中包括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区提供岗位,接收高校大学生在我省开展实习实训。积极与各大高校对接,想方设法吸引各大高校优秀人才前来实习、就业、创业,切实把人才这个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用好用足,并进一步转化为转型优势、竞争优势,需要聚焦“怎么建”“怎么育”“怎么管”,量质并举跑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速度”,让人才集聚山西。
聚焦“怎么建”突出顶层设计、政策保障。推出“给力”举措,拿出“硬核”优惠政策,擦亮人才待遇和服务保障“吸金石”。政府对于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较多的单位,给予优惠政策并进行补贴奖励;从实习生开始就在廉租房配置、技能培训补贴、各类保险保障等方面进行覆盖;企业层面要在政府引导下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氛围中留住人才;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推进科研和创新成果转化,鼓励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企业提出可行性建议并获取相应回报。
聚焦“怎么育”突出省校合作、分类培养。针对大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模块化、特色化培养,为实习实训大学生制定培养规划,聚焦短板弱项,精选“菜谱”,让实习实训够“味道”、有“干货”,让学生在实践中打磨本领,加速实践技能提升;突出在校理论学习与在岗实践学习“并驾齐驱”,构建“立体式”的知识体系和培训体系,形成在“校内+校外”双重环境中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大学生“补钙”提能。
聚焦“怎么管”突出全程介入、跟踪问效。突出系统化管理,记录学生实习实训成果及考核情况,总结好大学生实践锻炼、“破茧成蝶”全阶段;结合实际建立工作台账、制定任务清单,对实践锻炼表现全程纪实。
对莘莘学子而言,一段高质量的实习,不仅能锤炼技能、丰富体验,还有助于开拓视野、涵养心态,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同时,借助大学生在我省实习实训的桥梁,有助于与各类大学建立联系,促成更多校企合作以及园区与大学合作,为我省聚集更多科教文化人才。随着省校合作向纵深开展,依托我省区位、空间、能源、成本等比较优势,以高层次智力为支持,必将进一步助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