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发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960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全省经济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转型发展新亮点不断增多。晋能控股实施煤炭、电力、装备制造产业联动,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山西电力拓宽新能源消纳空间,推动清洁电力的高效利用;晋西集团不断创新突破,在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发展质量上下功夫,华远陆港加快转型步伐,初步构建起11个陆港产业子生态……今年以来,我省各企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咬定年度目标任务,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以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力,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交出了一份份亮丽成绩单,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远陆港 转型动能加快积聚
6月10日,满载陶瓷制品的集装箱卡车顺利驶入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货物经出口申报、海关查验通过,完成所有清关流程,随即陆运至天津新港出海。首单出口业务的顺利办结,标志着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启动运营。北部陆港“保税、仓储、加工、检验检疫、流通”功能已初步具备。
在7月23日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召开的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亮出了企业阶段性发展成绩单。今年以来,企业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155689”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一核三港五园六中心”战略布局,全力以赴抓经营、提效益、优布局、促改革,经济运行好中有进、进中提质,圆满实现了“双过半”任务。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远国际陆港集团主要指标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增长66.67%,完成年度目标的52.48%;利润增长117.6%,完成年度目标的75.78%,创公司成立12年来的最好水平。现代陆港物流主业营业收入占比达87.99%,主营业务竞争力和质量效益不断增强。主要业务量大幅增长,地方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6.28%;集运站发运量同比增长31.16%;公路运输货运量同比增长444%。
华远国际陆港集团转型动能加快积聚。企业扎实推动“六新”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8.23亿元。太中银铁路吕梁至太原南段动车组列车正式开通。华远陆港跨境电商产业园一期在武宿综保区建成,拥有30多个国家上万种产品。网络货运平台签约企业414家,注册司机41.5万名,注册车辆36.68万辆,完成业务80.18万单,实现货运量2059万吨。山西大宗实现平台交易额256亿元,华远陆港一亩田平台撮合交易15亿元。智慧物流科技公司“iH19智慧物流综合运营平台”上线运营,初步构建起11个陆港产业子生态。
山西电力 清洁电力高效利用
“丁大爷,夏季雨水多,雨后要擦干光伏板,这样才能多发电。”7月28日,国网太原清徐共产党员服务队5名队员,来到清徐县东于镇水屯营村,帮助村民检查屋顶光伏发电板、逆变器等设备。帮助村民检查光伏设备,是国网太原供电公司为确保个人光伏发电并入电网后,能够实现新能源负荷足额消纳的一项举措。
拓宽新能源消纳空间和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是今年以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面对不断增加的新能源发电量,以及相对饱和的用电市场,省电力公司多举措保证新能源消纳,通过不断加大外送增供、深度调峰和需求侧响应等市场化方式推进力度,切实挖掘省间省内市场消纳潜力,拓宽新能源消纳空间。
上半年,省电力公司组织电力外送电支援23次,最大外送电力1460万千瓦,单日外送电量突破5亿千瓦时,均创历史新高,在有力支援华北、华东电网平稳度过寒潮的同时,为扩大新能源消纳创造条件。新能源发电量347.95亿千瓦时,同比增发新能源电量144.11亿千瓦时。新能源最大出力达2169万千瓦,其中,风电最大出力1414万千瓦,光伏最大出力996万千瓦,均创历史新高。省电力公司还完成首个电锅炉联合火电机组参与调峰项目启动验收,使该电厂低谷时段上网电力可降至0。
值得关注的是,为确保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更好服务于绿色山西转型发展,省电力公司将进一步简化新能源并网流程,检修密集期优先安排新能源启动,确保具备并网技术条件的新能源能并尽并。聚合省内充电桩、工业负荷、储热蓄冷等可控负荷参与调峰,持续开展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响应,不断挖掘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力争年底聚合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响应能力达到30万千瓦。
晋能控股 产业联动发展强劲
煤炭产量完成1.75亿吨,同比增加10.8%,煤炭销量完成2.83亿吨,同比增加16.1%;发电量完成382.6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2.8%;装备制造产值完成40.5亿元,同比增加110.4%……上半年,晋能控股集团各项经营指标增幅均超10%,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今年以来,晋能控股集团紧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全新机遇,进一步明确建设现代能源旗舰劲旅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不断夯实安全发展根基,加强开放合作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经营突破。
为实现三大主业协同发展,晋能控股集团出台支持煤业集团、电力集团、装备制造集团协同发展的具体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三大产业之间互相签订了中长期煤炭、电力以及产品服务的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同时,煤炭交易中心、金融中心和科学技术研究院为三大主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支撑。
在现有产业全面增量的基础上,晋能控股集团积极实施转型升级,全面提质。煤炭产业坚持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实施绿色开采,推进智能建设,发展先进产能。电力产业围绕百万等级及高效智能建设,通过保证新能源建设,改造煤电,取缔落后高碳能源,实现低碳发电。装备制造产业聚焦智能化,推进煤矿智能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制造智能化、高效、节能设备,从提供煤机产品向提供产品与服务转变。
上半年,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生产煤炭1.75亿吨,全面实施煤炭统一上线交易,按照行业、煤种调整销售结构,根据各港口存煤情况,优化配煤。同时,制定了《煤炭品种统一名称的方案》,形成了拥有6个产品系列132个品种的产品体系,煤炭销量达2.83亿吨。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完成发电量382.67亿千瓦时,营业收入达208.86亿元,参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原材料企业电量交易全部27场交易活动,累计成交77.22亿千瓦时,占全省总成交电量的55.82%。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完成营业收入25.9亿元,产值40.5亿元,设立并运行晋城、大同、临汾、长治、晋中等8个配送中心,累计承接订单2223项。
晋西集团 创新突破提升质量
7月26日,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卷卷光洁透亮的铜合金带材相继下线。这些铜带经过系列加工形成集成电路用铜合金框架材料、高性能高精度铜合金带等,再通过智能手机、家电、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晋西春雷铜业不断创新突破,目前已形成多个系列上百种不同规格、不同型号、不同状态的铜及铜合金板带产品。
今年上半年,中国兵器晋西工业集团向着高质量发展勇毅笃行,在增强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在提升发展质量上做文章,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44%,利润总额和经营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民品收入同比增长26.47%,完成年度目标的56.52%,经济运行取得了超预期的较好成绩。
围绕技术质量、生产准备、生产过程“三条主线”,该集团建立专项协调机制,切实掌握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系统分析梳理各种风险隐患,制定预防及应对措施,将问题落实到点、任务落实到天、责任落实到人,以实际行动履行好强军首责。
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层面认识把握安全与质量,该集团筑牢安全质量“两大基石”。制定体系化安全许可机制、安全改造优先权机制等安全管理“六个机制”,全面提升全流程、全要素、体系化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六西格玛”工序能力提升活动,结合2021年生产任务组建120个工序能力提升项目组进行质量攻关,并针对已形成的31项改善成果给予奖励,狠抓装备质量提升。
突出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积极推动民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该集团成立晋西民品技术研究院,加快提升民品总体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晋西春雷铜业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技术为保障,聚焦温度、步骤、间隔、时长四个关键控制点攻坚克难,不断优化生产方式,制定出不同产品热轧混扎方案,突破瓶颈,缩短补货周期50%以上。
责任编辑: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