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e周刊 > 今日农业 > 正文

张鑫:点“粮”成金的致富能人

2021-04-14 09:12 今日农业

image.png

秋日暖阳洒在太原市阳曲县高村乡北社村的一户农家小院,只见房前屋后,金 灿灿的玉米棒子堆积如山,把小院装点得极富诗意。 

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北社村张鑫家的粮食总产 114 万千克,种粮收入 246 万 元。3 年来小张献身农业,务实创业,以土地为伴,与粮食结缘…… 

回乡创业 成“致富的能人”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回乡后看到党的富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农民种粮的积 极性越来越高,小张动了心思,2012 年回到农村,四处筹集资金流转耕地 109 万平 方米,陆续购置了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精播机、马铃薯种植机、秸秆还田机、玉米 联合收割机等农用机械设备 30 台(套),种粮不发愁,从种到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经过几年的拼搏,小张已成为全市粮食种植大户,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走 上了种粮之路。他在 2014 年荣获中共太原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粮食生产大户”荣 誉证书,同年还被太原市农委授予“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参加农业 部和中组部的培训。

 精明强干的张鑫,虽然不是村干部,但心里装着老百姓,时刻想着乡亲们。他头 脑灵活,肯钻研、爱学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 点“粮”成金的致富能人 ———记阳曲县高村乡新型职业农民张鑫 - 58 -“致富的能人”“农民的专家”和“百姓的贵人”。不是村干部,胜过村干部。他的人生 格言就是:自己一人富,不算富;带领大家一起富,才是富。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 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热 爱集体,无私奉献,是当地农村新时代农民的先进典型。

 勤学苦干,成就共同致富梦想,如何启程?一个新型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 张鑫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优秀的答案。

 流转土地 发展规模化种植 

近年来国家、省、市连续出台许多富农惠农政策,鼓励有能力的农民流转土地, 走规模化、科技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给了小张不少启发。用张鑫的话 说:“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县委、县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我这个种 粮大户。”从 2012 年开始至今,小张在高村乡高村村流转土地 109 平方米,全部种 植粮食作物。前年收入 110 万元,去年收入 246 万元,今年预计收入 300 余万元。在 自己致富的同时,时刻不忘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小张说:“宁可自己少赚点,也不能 亏了农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土地流转中,他出的流转价格要比市 场流转价格高出 80 元/667 平方米,农忙时节聘用失地农民,本村 35 个剩余劳动 力实现再就业。小张非常重视品牌建设,2008 年注册了“黄土乡”商标,目前张鑫生 产的 6 个小杂粮农产品已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认证面积 133 万平方米。从此,小张所产的粮食更好卖了。

 注重科学 用先进技术增收

 经过多年实践,小张认为:“种地就得讲科学,用原来的土办法可真不行。”现 在,他自觉当起了村里的农技推广员,无论是测土配方施肥、选用良种,还是全膜双 垄沟播玉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他都能给村民们讲得头头是道。 

小张所在的阳曲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旱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96%以上,当 地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基础薄弱、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抗灾能 力不强、粮食产量不高、农民收入不多、农村经济相对滞后。为了摆脱小旱小灾、大 旱大灾、年年抗旱、年年受灾的被动局面,在县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围绕破解水资源 瓶颈制约的难题,围绕一个“旱”字做文章,张鑫从农作物品种改良入手,率先示范 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拉开了一场与“旱魔”做抗争的农业技术革命。2012 年采 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667 平方米增产 140 千克,增收 300 多元。粮食总 产量为 114 千克,种粮收入高达 110 万元。今年试验示范农作物新品种 25 个,其 中:玉米新品种 15 个、谷子新品种 8 个、马铃薯新品种 2 个。种植的 133 万平方米 - 59 -践行者 山西百名新型职业农民风采录 乡村振兴的 玉米全部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平均 667 平方米产玉米 750 千克,粮食单产比去 年增加 26.7%,667 平方米增收 300 余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初步实现了农业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由传统抗旱向科学抗旱转变。积极采用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2014 年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取样、化验土壤养分, 根据化验结果配方施肥,用肥量减少了,粮食产量增加了。科学防治病虫害,在县农 委的精心指导下,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 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办法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在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上,小张 毫不吝惜,先后筹资 100 多万元,农业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同时也为周边乡村机 械化作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服务当地 带动乡亲致富 

小张靠种粮富了,他积极服务当地,帮助和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针对当地农 民科技素质低的情况,积极为附近村民讲解科技种田知识,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培 训班 5 期,培训农民 189 人次,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在新品种和新技 术推广应用上,小张毫不保留。先后为乡亲们引进新品种 30 余个,新技术 8 项。在 小张的带动下,高村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667 万平方米,地膜覆盖谷子 200 万 平方米,全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3333 万平方米,地膜覆盖谷子 667 万平方米, 全县共计增收 2700 余万元。 

“以土地为伴,与粮食结缘,充分应用新品种、新技术,靠种植粮食带动当地群 众共同致富。”这就是农民张鑫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晋姣姣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