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e周刊 > 今日农业 > 正文

郝晋龙:绿了荒山沟 富了山里人

2021-04-20 16:49 今日农业

图片.png

开垦荒山、栽种果树、搞起特色养殖......他与大山为伴,靠勤劳的双手把荒山秃岭改造成翠绿青山。泽州县龙亚宇农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郝晋龙凭借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立足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农村特色种植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致富不忘乡亲们,他带领周边群众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刻苦钻研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开创了泽州县龙亚宇农林专业合作社新农村特色种植产业“合作社 + 企业 + 基地 + 农户”模式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农民致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人”。

执着返乡创业 荒山变成金山

郝晋龙是一个地道的农家人,从小就在山林长大,因家中贫寒,他很小就开始闯荡社会,贴补家用。虽然他文化不高,但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利用东拼西凑的几万元搞起的个体运输生意,已经开始做得有声有色,自己的小腰包也渐渐丰满起 来,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的家乡泽州县柳树口镇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地上无工业、地下无资源,老百姓过的都是靠天吃饭的日子。这些年,村里的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农户也都多数搬迁,看着儿时红红火火的村庄如今变得如此萧条,郝晋龙心里不是滋味。望着眼前环绕的群山,心底油然生出一股返乡创业的激情。  

乡村振兴的践行者山西百名新型职业农民风采录

2009年,郝晋龙说服了强烈反对他的家人们,承包了村里333万平方米山林。他说,即使是荒山,我也要让它变出金子来。村里人知道郝晋龙又回来了,都以为他疯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又回来去荒山上折腾,但也有好朋友相信他,来找他一同创业,只是手头都不宽裕,他就拿出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70余万元进行投资。

2010年,郝晋龙带领乡亲们成立合作社,开始在荒山上开路、引水、植树造林。他戴着草帽、背着水壶、揣着几个窝窝头,肩扛镢头和铁锹,带着全家走进大山。但并不像他当初想的那样简单,70余万元花了,树苗都种了下去,本想就等“坐收渔利”了,可后期的补苗、施肥、管护等问题,都需要资金再投入,这给了他当头一棒。 幸好333万平方米荒山治理的成效引起了县里相关部门的重视,积极给予了合作社资金和苗木方面的支持,使得合作社的发展有了起色。

立足农村实际 寻找全新模式

荒山治理初见成效,但却没有给社员和乡亲们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这是郝晋龙始料未及的。他开始走访县、市农林部门、穿行于周边县市的农林企业、报名参加农林创业学习班,只为寻找发展的新模式,给农户切实带来利益,中药材种植项目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2011 年,资金短缺,他毅然卖掉自己的两辆小轿车,承包了村里20万平方米流转土地,栽植了1.7万株核桃,开垦山间林地,种植了33万平方米连翘。为了充分调动周边农户的积极性,他倡导将山上种植的33万平方米连翘提供给村里及周边农户管护并无偿进行采摘,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培训,使得乡亲们能够再掌握一门致富技术。合作社与周边中药材加工企业签订合同,为农户们提供统一的销售渠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十里乡亲都纷纷来找他,有来合作经营的,有来学习种植技术的。郝晋龙的这一无私举动,赢得了乡亲们的 一致好评,也为后来合作社的技术团队组建和农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县、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开始合作社又陆续种植中药材(连翘)100万平方米,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规模种植的“合作社 + 企业 + 基地 + 农户” 的经营模式。

依靠科学技术 创造最大效益

通过不断学习,郝晋龙明白了“没有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万万行不通”的道理。他多次组织合作社员工外出取经,学习科学、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自己也主动到县、市及农学院校求教农林种植管理技术,并多次参加“国家中组部、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学习。

核桃林间作套种中药材项目就是郝晋龙在山西农业大学的取经成果,在不影响核桃林正常生长的同时,充分利用核桃林间空隙,按照科学的株距进行中药材种植,使同样的土地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多这样的项目实施起来才是他心目中的让土地变金,下一步他就计划进行核桃林间作套种苦参项目。

有了好的项目,还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更大的效益。合作社在果林、中药材种植上实行五统一服务管理,即“统一生产计划、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施肥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进行销售”。郝晋龙觉得,只有带领更多的乡亲们在劳作中 掌握种植技术、学习管理方法、获得经济效益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有了种植的一技之长,拥有土地的他们才是幸福的。

对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郝晋龙有着自己的规划。他说发展传统农业,对于一个处于深山中的乡村来说是困难的,前途也是渺茫的,仅仅利用发展传统农业 来使乡亲们达到小康也是不现实的。合作社基地所在地四面环山,风景宜人,一条山涧穿村而过,发展农村特色种植业的同时,开发乡村旅游和采摘应该是不错的项目。

在郝晋龙的带领下,合作社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还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更为农民创业开辟了新的空间,他的事迹及他创办的合作社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合作社 2013年被评为“县级示范合作社”、2014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合作社”、2015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2017 年被评为“市级残疾人就业基地”。

责任编辑:康岩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