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e周刊 > 今日农业 > 正文

韩泽:把青春献给黄土地

2021-04-21 15:13 今日农业

图片.png

10多年前,车水马龙的蓉城,17岁的韩泽与朋友一道做着法兰生意。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时的韩泽绝没想过,有一天会重返故里,做一个像父亲那样把毕生精力献给黄土地的农民。只不过与父亲不同的是,他还有另外两个称呼——韩泽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青年农场主。

回村创业 初品失败滋味

韩泽的老家是山西省定襄县蒋村乡王家庄。这些年,村里做农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像韩泽这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并不多。村里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老韩家那小子没本事,在大城市混不下去才回村的。韩泽的父亲也觉得颜面无光,很长一段时间,父子俩不说一句话。韩泽却有自己的想法,他用打工攒下的钱买了一台东方红750轮式拖拉机。当他把崭新的拖拉机开进村里时,一直闷声不吭的父亲发火了:“人都往高处走,唯独你往低处走。”韩泽说:“爹,你不懂。”

韩泽不善言辞,他没法用语言说服父亲,也不打算用空洞的语言来改变父亲的观念。七九河开,八九雁来。那年早春,韩泽跑东家,串西家,竟然瞒着父亲承租了村里6.67来万平方米耕地。王家庄的坡地不值钱,1亩(1亩约为666.67平方米)地也就100来块钱。到了九九又一九时,韩泽的拖拉机开进了大田,机声隆隆,从田头驶向田尾,一趟又一趟深耕,一趟又一趟平整,一趟又一趟耙耱,把一块块梯田整理得像绸缎一样光滑,然后进城买种子、买化肥、买播种机,忙得不亦乐乎。纸里包不住火,有一天,在他回家吃饭的时候,父亲又忍不住数落道:“你有三头六臂啊,一个人能摆弄6.67万平方米地?”韩泽说:“机械化作业不需要多少人工。”韩泽所言不虚,但他只知其一未知其二,机械化作业是快,但种地可不仅仅机械化一项就能成功。到这一年深秋,他种植的6.67万平方米玉米是成熟了,可不知是受干旱影响还是种植经验欠缺,每667平方米产不足300~400千克,除去成本,最后一算账,6.67万平方米地只有四万多块钱进账,收入远低于预期。那些日子,韩泽显得异常失落。

依托培训 获得成功喜悦

冬天到了,韩泽打听到县里正组织农机户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就搭乘公交车前来旁听。听来听去竟听出许多门道,发展种植业光靠激情不行,首先得从思想上摆正位置,把自己定位成职业农民;没文化,没技术不行,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不行;仅有创业精神没有创新理念不行,仅把目光局限在百十来亩地上不行,要有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魄力和能力,而合作组织是一条走向成功的便捷之路……

韩泽和村里几个开拖拉机的年轻人去邻村耕地,中午在一块吃饭,说起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的老话,韩泽突然有了成立合作社的想法,农机利用率高、作业进程快、跨区作业优势明显、生产成本低……他一口气说出一长串合作社优势,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韩泽趁热打铁,跑了几趟县城,韩泽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挂牌成立了。

初期的合作社是由5户村民合伙投资组建的,法人代表是韩泽。他们按机具和资金或土地入股,按股分红,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先后购置了大中型拖拉机9台,配套农机具20多台,初步形成专业农机合作社的规模。一不做二不休,韩泽用流转土地的方式,又转入土地23.4万平方米。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机户+农户” 的服务模式,积极拓展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土地承包、土地代管等服务范围,并以低廉的耕地价格吸引了周边村庄大量的作业订单。

这一年,定襄县出台了一项羊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韩泽在扩大耕地规模的同时,也购置了120只绵羊,既提高了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又为农作物积攒了优质的有机肥,这种种养结合的方式,被他称作生态循环产业链,并因此带动当地十多个养羊户的不断壮大。

扩大规模  奔向美好未来

2015年,定襄县推行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项目,韩泽给合作社争取到100万平方米项目任务。项目到手,韩泽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压在肩上,尽快提高合作社员工的职业素质成为当务之急。他带着员工多次参加农机作业培训,重点学习农机农艺技术。从春天到秋天,韩泽的眼睛死死盯着田间地头的五道工序——统一供应品种、统一机耕、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收作业。他对大家说:“五个统一缺一不可!谁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谁承担一切损失!”这一年秋天,100万平方米玉米田增产22.5万千克,增收35万元。2016年底,入社农户已达50多户,就连一向不支持韩泽的父亲也自愿入股,成为合作社资历最老的农机驾驶员。

图33.png

打铁还须自身硬。韩泽在严格要求别人的同时,也不忘给自己充电。每一年,他都抽出一定时间外出自费参加技术培训和考察,远赴陕西参加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南下太原参观天赐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参加全市青年农场主培训,参加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韩泽把所学知识,悉数传授给其他社员,并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

随着合作社的经营规模逐渐扩大,流转土地也由原来的20多万平方米,猛增到现在的100万平方米。2016年,合作社带头种植了6.67多万平方米色素辣椒、大葱、万寿菊等经济作物,与加工销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纯利润达到20多万元,既增加了合作社收入,同时还有效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了当地农民对传统农作物一成不变的观念。

28岁的韩泽,还是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他的理想很远大,也很现实,他一直以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并持之以恒地完善自己,把青春献给广袤无垠的黄土地。

责任编辑:康岩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