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吃了“定心丸” 铆劲忙春耕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眼下正是春耕备播关键时节,人们播下的不只是幸福的种子,还有丰收的希望。今年,莱州春耕备播工作呈现出挂图作战,对表种田的新特点,“科技化和信息化”描绘出一幅不同于以往的“春耕图”。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真是及时,给俺们种粮大户带来了盼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莱州市宏大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军信心满满地说。
惊蛰前夕,气温回升。记者在位于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大朱石村春耕现场看到,一台大型植保机械正穿梭于麦田紧张作业。这台植保机每天能喷药上千亩,而且雾化效果好、作业安全、劳动强度小,既省钱又省心。
“俺今年又把小麦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200亩扩大到今年的1600亩,目前千亩小麦长势良好。”王成军说,现在国家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等,今年的玉米价格已经比去年高了3-4毛钱,这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打消了我种粮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莱州市将粮食生产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稳步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2021年共投资4500万元,新增高标准农田3万亩,同时加大农业技术服务力度,大力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小麦亩产、总产屡创新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我们主要通过层层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对标对表,挂图作战,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春耕春播质量。同时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高效技术,加快生物育种、繁育(加工)等新技术应用,提升育种技术手段,普及农业技术和服务,充分调动粮农的积极性,全力抓好小麦高产攻关和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活动,多措并举提高粮食产量。”莱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英杰介绍说。
“线上春耕”成时尚
“现在种地就是舒坦,春播不犯愁,春管不动手,交给合作社,清闲乐悠悠。有了‘一条龙’托管模式,我都成了‘甩手掌柜’啦!”在春耕现场,莱州市三山岛街道种植户郑平风趣地说。如今,俺把自家的50亩地的春耕地都交给了单山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此也体会一把什么叫“线上春耕”“线上春管”的滋味。
3月4日下午,在莱州市三山岛街道水南村生姜种植基地,莱州市单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周洪广一人指挥着两台正在给沟垄镇压作业的“无人驾驶”多功能田园管理机,他得意地告诉记者:“边角地块和小地块全靠了这个‘小精灵’,方便自如,无人驾驶,啥也浪费不了,大机械反而施展不开。”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更是让周洪广吃了一颗“定心丸”。“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等等。周洪广说,这些利好政策让我更有信心,心里感觉做高端农机与智慧农业更有奔头了。
“线上春耕就是利用合作社强大的农机装备优势、技术优势与人才优势,对农业生产实现全程托管或部分环节托管,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合作社采取标准化作业、规范化服务、统一化管理和科学化生产来实现。”莱州市单山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宪斌介绍,“线上春耕”还可以通过小小的手机视频窗口,让小农户看到作业现场和作业效果。电话预约、视频验收,全程不出面、零接触,合作社一系列智能农机一上阵,从土地深松、开沟镇压到施肥播种,短短10天时间已经服务了近20家种植户,这个时节,更难见村民挥汗如雨,田头忙碌的情景了,“足不出户备春耕”已成为当前春耕备耕中绚丽的一景。
湖南省张家界:农时不等人 田园春耕忙
阳春三月,桃李花满枝,春种正当时。日前,记者行走在慈利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村民们已经深入田间地头,整地、播种……到处一派春耕春播的忙碌景象。
“合作社现在已经把种植水稻、红薯、玉米、辣椒所需的肥料、种子都备好哒,这不,今天趁没下雨就把红薯苗和辣椒苗育起。”基地里,吉强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骆渊祥一边跟工人覆盖薄膜,一边聊起他今年的种植‘蓝图’:“今年合作社红薯套种玉米面积是200亩,辣椒100亩,水稻700亩……”
永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人有的正把茄子苗移栽到营养钵里,有的正在给秧苗洒水。
目前正是温室蔬菜育苗关键时期,记者在永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看见,一个个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一株株翠绿油亮的蔬菜幼苗长势喜人。不远处,10多名工人分工有序,正在给幼苗除草、移栽、装盆,一副生机勃勃的春耕生产图景。
眼下,随着气温回升,果树开始发芽生梢,正是春剪、移栽的好时节。张家界奔象果业有限公司溪口镇渡坦坪1500亩金秋沙糖橘、红美人、无核沃柑的繁育基地里一片忙碌景象,只见基地里数十名工人有的在起苗子,有的在打捆、有的将树苗运到卡车前,有的则将金秋砂糖橘苗子按序装到卡车上,“今天起的这5000 株苗是来自宜昌的客户要的,他们开着卡车到基地里来拖的,这个春季外销的金秋砂糖橘苗预计达到100万株。”公司负责人李洪波说。
春耕注意“倒春寒”
关于惊蛰有很多的民间俗语,比较常见的如“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和“惊蛰刮北风,倒寒如初冬”这两句俗语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惊蛰这天起风或者刮北风的话,那么后面的天气将会比较冷,冷的时间可能会达到四十五天,可能会下降到初冬一样的温度,甚至很可能到0摄氏度以下。
其实这句话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我国多数俗语都是在中部地区流传的,而中部地区的气候会受到北方的寒冷空气影响,也会受到南方的湿热空气影响,只有当寒冷空气和湿热空气相遇才会形成大风。正常情况下开春之后,温度逐渐上升,中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湿热空气的影响,而当北方有寒冷空气南下的时候就会在中部形成大风,所以惊蛰这天有风就说明北方的寒冷空气活跃。如果北方的寒冷空气活动频繁,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气温就会下降。
中国气象局3月5日消息:未来三天,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预计3月5日08时至3月7日08时,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淮、江汉、江淮西部、江南西部等地气温下降4~8℃,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0℃以上,局地可达14℃以上;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
当前正值春播农忙时,冷空气或将影响种子发芽及生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倒春寒”的防御措施,防止“倒春寒”对茁壮成长中的苗芽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