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赋能山西马铃薯提质增效?3月19日,主题为“科创赋能 点燃三晋‘薯’光”的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太原举办。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科协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承办,中化碧邦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协办。
▲ 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现场
活动邀请山西省种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薛村波、山西农业大学社会服务部副部长杨林栋、山西省马铃薯协会秘书长霍利光、中化碧邦集团(山西)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霞等四位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马铃薯在山西种植的发展情况、春耕备种工作、技术提升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集思广益,为全面推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提升献智献策。
薛村波就优化本土马铃薯产业种植提出自身见解。他表示,为促进山西加工型马铃薯产业发展,应从技术、经济、模式机制等三方面进行优化:第一方面是做好引市场、引品种、引主体、引培训等相关措施,加强科技研发、新品种引进、市场对接,建设高标准农田;第二方面是通过研发适合本地种植的专用型优良品种提升薯种市场竞争力;第三方面是通过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村体制改革、加强农民职业化教育的普及,使企业与农户形成真正意义的双向共赢。
“俗话说‘苗好半成收’,在春耕备种期,马铃薯应重点在土地、粪便、化肥、种子、地膜等五方面做好生产种植,才能提升马铃薯的高效增产。” 杨林栋表示,在薯农种植中:一是注重鼓励薯农多采用旱地机械化垄作高效栽培方式;二是注重通过使地粪等农家肥达到腐熟效果,以促进马铃薯地下根系更好吸收养分;三是注意规避使用带分解有机物及抗生素等危害土壤成分的化肥,多使用如硫酸钾肥、氯化钾等肥料;四是选用可降解渗水通气地膜,有效提升马铃薯生长环境与品牌价值;五是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延长马铃薯产量的蓬勃期,为山西“土豆革命”行动赋能。
山西省马铃薯协会在促进全省马铃薯产业稳步向好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霍利光从协会角度入手,详细介绍了其在产业发展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他表示,协会致力于在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助力我省成为马铃薯黄金产地:一是组建马铃薯科技服务队伍,深入种植基地充分调研并做好咨询评估工作;二是与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进行项目合作,强化育种、全程机械化作业、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并进行多类型优种试验示范;三是采用期货方式、网络传播、实地推销等多元渠道解决马铃薯产量滞销问题;四是通过与省内优秀媒体合作打响山西马铃薯品牌效应。
科技企业如何运用自身产品及技术优势促进山西马铃薯产业健康绿色发展?张海霞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作分享交流,她表示,实现农业产值与农民收入双向提升是服务薯农种植的核心问题。为加强技术服务,确保薯农丰产丰收,碧邦集团通过运用作物生理、植物保护、植物营养、栽培管理等基础数据及数字模型,对地块水肥一体化设施进程的前端分析以及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做到切实有效的物理干预,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企业携手科普惠农媒体平台开展马铃薯种植教学指导,加大“山西马铃薯”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为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企业应有力量。
活动期间,专家和企业还就马铃薯产业种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突破马铃薯技术瓶颈、薯农播种注意事项等话题与媒体记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