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科创山西 > 科创人才 > 正文

余传涛: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

2020-02-20 15:34 省科协-山西省地球物理学会

余传涛,男,1984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讲师,现任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

余传涛同志于2012年6月博士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同年留校任教。在学期间主要从事物探电磁法数据的处理研究,主持了山西省研究生优秀项目“江山-绍兴断裂带大深度找矿研究”。研究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中的IP效应影响规律以及CSAMT数据与激发极化法数据的联合反演方法,该项研究成果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CSAMT法数据的解译精度,对金属矿勘查、煤层气勘查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其博士学位论文《含激电效应的CSAMT二维正演与联合反演应用研究》获得2012年度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6年12起,主持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震电效应的煤矿采空积水区探测新技术研究》。主要从煤系地层不同岩性岩石及煤的震电效应特征、煤系地层产生震电的数学模型建立以及采空积水区的震电勘探技术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期望探索出解决煤矿采空积水区探测难题的一种全新的方法,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2013年主持太原理工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多层采空区综合探测关键技术研究》。本项目以不同的采煤方法造成的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性的差异为基础,研究不同类型的采空区应该采用的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成果可以形成矿井多层采空积水探测技术全套解决方案,将会大大降低煤矿生产中采空积水的威胁,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证。目前该成果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前景。

2012年3月-2014年3月参与完成了国家863项目子课题《放射性氡探测技术实现地下气化炉燃烧状态的监测》、主要负责也野外数据采集以及室内的数据处理工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得出了适合于地下煤炭气化燃烧区监测的地面氡气测量方法;系统地给出乌兰察布煤炭地下气化区不同气候条件下地面一定深度氡的分布规律以及地表附近氡异常与地下火区温度场的定量关系,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能够为煤炭地下气化采煤的地面监测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为煤矿自燃火区的监测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

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先后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发表《The analysis on IP signals in TEM response based on SVD》(SCI,2013)、《CSAMT investigations in the faulted basin geothermal field, Shanxi,China》(EI,2012)”、《双频激电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尝试》等1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1篇,EI收录2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其中科技论文《The analysis on IP signals in TEM response based on SVD》被评为2016年山西省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通过上述基础研究的积累,总结出了一套煤矿采空区、煤矿自然火区地球物理勘探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解译的全新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成功的进行了应用,得到了一致好评:自2012年以来共承担了《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2012年)、《大神高速陈家沟大桥地质影响研究》(2012年) 《山西阳泉平定县冠山镇石板坪村四周采空状况地球物理勘探及其影响范围评价研究》(2014年)、《 山西寿阳段王集团平安煤业有限公司平舒村四周采空状况研究》(2013年)、 《阳煤集团寿阳开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上峪村、放马沟村南部采空状况地球物理勘探及稳定性评价研究》(2015年)《山西朔州山阴中煤顺通辛安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自燃火区定为研究》(2016年)以及《山西临县招贤镇孙家塔村周边采空状况地球物理勘探及稳定性评价》(2016年)《山西长治羊头岭南仙泉煤业有限公司北部采空区勘查》(2016年)等横向研究课题,为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决策支持,为村庄下方采空区的治理提供数据支持,为煤矿企业解决了生产难题,取得了较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累计节约资金约2000余万元。目前,上述科技成果推广学校已经累计进账300余万元。

综上,余传涛同志的研究旨在解决煤矿水害探测的技术难题,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能为煤矿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解决煤矿老空区、古空区对人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为工程安全保驾护航,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大的社会适用价值。

责任编辑:李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