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怎么干?连日来,山西日报记者采访了我省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获奖代表,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听他们聊工作、谈体会、说打算。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记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姚建民
“喂,姚老师,你好,在太原吗?”3月23日,记者拨通了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姚建民老师的电话。
“不在太原,我在汾阳市兴农塑料厂进行生物降解地膜生态配方调试。现在,农户对地膜的需求量大,对地膜性能的要求也多样化,我过来主要是想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情况,这样既能使我的研发更接地气,也能给企业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伴随着机器的一片轰鸣声,姚老师在电话那头,大声地对记者说。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必不可少。姚建民是渗水地膜旱作技术的发明者。他研制出能使雨水渗入又能够锁住水分的渗水地膜新产品,并与有关农机厂合作研制出适合山地梯田使用的4种型号可转弯铺膜播种机,实现了开沟探墒、铺膜压膜、定量覆土、精播镇压、波浪微地形集雨等多道工序的一次性作业,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姚建民更是渗水地膜旱作技术的推广者。每年3月到6月,他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马不停蹄,奔波在多个县数十个村的田间地头普及推广渗水地膜旱作技术。目前,由他指导建立的渗水地膜旱作技术示范基地在省内外有500多个,使许多群众依靠这项新技术走上了富裕路。
“今年,我被科技部聘为渗水地膜旱作技术科技特派团团长。3月24日,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又组织举行了9省区渗水地膜旱作技术第一期培训会,我决心要把这项技术推广到更多地区,让先进适用技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姚建民在电话中表示,农业科技现代化必须从现实出发,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各农业高校要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一方面要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责任编辑: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