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尽责 展现山西医师风采
——记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张丽晖
“党和人民把‘中国医师奖’这么沉甸甸的荣誉给我,我感受到的更多是责任和鞭策。作为一名医生,我只是做了该尽力尽责的事情。”8月20日,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我省唯一获得者、山西白求恩医院医疗保健处执行处长、综合医疗科执行主任张丽晖说,这个奖是对她和山西省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莫大的鼓励,也将激励他们继续前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疫情肆虐之时,张丽晖临危受命,于2月16日率领山西省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10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援助工作,整建制接管武汉市优抚医院2个病区100张床位,开展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诊治,其负责病区主要收治老年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治疗护理工作复杂,感染风险高。
“只要给,就去接!”按照调度,这支队伍需要不断调整战略,接受新任务。分派病员的电话会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响起,在9℃室温的简陋环境,张丽晖能做的唯有身先士卒,凝聚人心,创造条件接住所有工作。
“我们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年纪偏大,第一批危重症患者年龄都在80岁到98岁之间,生活难以自理,身患多种疾病。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语言、医护之间的磨合、防护和院感的重重要求,对大家提出了严峻考验。”在回忆中,张丽晖仿佛又回到了那段与白衣战友共同抗疫的时光。他们凝心聚力,在省卫健委湖北前方指挥部和山西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帮助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部署、调动人员、精心诊治,团队110人紧紧团结在一起,在最困难的时期完成了队伍的磨合,建章立制、精准医疗、全方位护理,一切井然有序。
当时接诊了一位80多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同时合并心律失常,入院时血压很低,据病史可能是新冠肺炎感染性休克或是房颤引起了心脏衰竭导致血压降低,但在查体、详细了解既往病史、结合患者高龄并综合分析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后,张丽晖考虑低血压与容量不足相关,医疗队护士长张国虹迅速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升压补液,24小时左右该患者的情况明显好转。
山西白求恩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山西省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医疗组长王改玲也全程参与了该患者的救治,她说,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心衰是需要限液的,感染性休克需增加血管活性药,而血管活性药容易加重心律失常。此刻判断出现一点偏差都可能导致患者情况急转直下,非常考验医生的业务水平。张丽晖主任有着老年病房多病共存诊治判断的职业积累和直觉,在监护及诊治条件非常有限的确诊病患病区,做决策、为生命负责,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张丽晖带领团队,在疫情战场不惧困难,短期内三次应急转型,收治不同情况的病人,接住所有布置任务,在严谨规范的诊疗、护理、院感3重机制保障下,所在病区零事故、病员零返阳,圆满完成救治任务,展现了山西医师风采。
作为医学博士、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丽晖专业能力强,擅长于多病共存的重症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作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引领学科收治的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比例占67%;科研能力突出,在注重临床工作的同时,兼顾开展基础研究,专业研究方向“心血管系统组织重构的机制探讨以及早期干预研究”相关课题GLP-1对重构心肌的逆转保护效应与血管紧张素的作用机制系首次在学术论坛报道交流,近5年引领研究生及临床科研团队完成系列课题5项,申报成果1项,发表SCI论文7篇,这些研究成果让她受到欧洲心脏病年会、2020世界心脏大会学术演讲邀请。
张丽晖是“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作为主要骨干牵头成立了山西省心脑血管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并开展基层慢病防治,作为主任委员,在省医师协会的帮助下,团结协会专业技术人员,吸收涵盖全省18个地区、34家医院有专业技能、有凝聚力、有学科影响力的骨干力量。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心脑血管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不断壮大,发展了大同、运城、长治、阳泉四个市的三级分会,推动了我省心脑血管慢病防治工作的进程。
“功夫下在平时,关键时刻方能聚得齐、战得胜。”张丽晖深有感触地说。
责任编辑: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