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传媒门户网站
搜 索
山西科技新闻网不良信息举报:0351-8333736
新闻
深 度
K视频
e周刊
科创山西
科普山西
智汇山西
科学文化
健康生活
山西科技新闻网
>
科创山西
>
科创人才
俞志明:我愿做一辈子的赤潮消防员
就像是红色的幽灵,终日搅扰着海域的生态文明,治理后又常常再度出现,困扰着世界无数的养殖户和科学家。 ——它就是赤潮。
2021-09-17 16:57:59
南仁东:二十二年逐梦“天眼”,只为仰望星空
2019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外发布,已经落成启用三年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探测到快速射电暴的多次重复爆发。
2021-09-07 16:13:08
刘铭庭:治沙富民
“我研究了60多年红柳,到现在还在研究。”86岁的治沙专家刘铭庭告诉记者。
2021-09-07 16:05:22
卢永根生命中的“70年”
在刚刚迎来110岁“生日”的华南农业大学,被芳草和绿荫围绕点缀的昭阳湖,是不少华农人最难忘的校园记忆。伫立着老校长卢永根雕像的院士广场,就坐落在昭阳湖畔。
2021-09-07 11:21:22
朱振才:闪亮“星星”背后的“最美”科学家
创新一号、“神七”伴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卫星、试验六号卫星、北斗三号卫星……一个个卫星项目被篆刻在中国航天的史册上。
2021-09-07 11:14:58
“驯服”炸药的郑哲敏,走了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今天,这里的气氛有些压抑——8月25日3时43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2021-09-07 11:03:16
柳红:一心一意做药人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人类遭遇各种疾病的机率越来越高。世卫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十大死因中,非传染性疾病占7个。
2021-09-07 10:44:35
王俊峰:我们奋斗在最好的时代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俊峰几天前亲赴北京观礼国庆盛典,他感慨:“我们奋斗在最好的时代,能用自己的所学之长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贡献,是科学工作者最值得骄傲的事。”
2021-09-02 15:49:21
南仁东:二十二年逐梦“天眼”,只为仰望星空
2019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外发布,已经落成启用三年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探测到快速射电暴的多次重复爆发。
2021-09-02 15:44:08
党建“筑垒”深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2021-09-02 15:39:29
徐寿波院士:一生勇做拓荒牛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收到一笔特殊的捐赠,它来自9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寿波和他的夫人周爱珍。200万元的捐赠是院士夫妻省吃俭用多年的积蓄,体现了一位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对百岁华诞的
2021-09-02 15:33:10
情牵“中国屏”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角,一座外表看起来很普通的红色大楼却大师辈出,走出了16位两院院士,其中还包括彭桓武院士、周光召院士这样的“两弹一星”元勋。这里,就是享誉海内
2021-08-30 16:44:33
张东辉:一条偶然的必然之路
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发展了多原子反应量子含时波包理论方法,建立了高精度势能面构建方案,将反应动力学的精确理论研究从三原子体系拓展到多原子体系
2021-08-30 16:40:08
李有谟:默默无闻的稀土科学家
“李有谟先生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他是默默无闻的稀土科学家。”这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研究员洪广言对李有谟的评价。
2021-08-30 16:33:50
吴志强院士:让科技造福于百姓美好生活
“让科技造福于民,让生活更加美好。”一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首位城市规划领域工程勘察大师、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的不懈追求。
2021-08-30 16:27:5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末页
热点新闻
1
科普表演进校园 学生欢呼雀跃
2
山西科技新闻网宣传片
3
宝宝入园后老生病 这五点要做好
4
山西省科协举办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
5
科闻天下第二期
6
建构助力乡村振兴方案新思维——廖树...
7
用智慧激发运动活力——赵之心专访
8
宝宝积食怎么办
9
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10
乡村e站故事系列剧第二集
K视频
“多喝热水”究竟...
父母对孩子完全采...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解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网信网
山西网信网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