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为先,生态立场,智慧之光映山川,完善体系严管林
森林资源是立场之本,发展之基。多年来,二道川林场把“保资源、抓创新、促改革、求发展”,作为林场工作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2018年,林场抢抓关帝林局启动智慧林草建设的机遇,率先承担起智慧林场试点建设任务。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建设,林场智慧林草云平台已初具规模,并投入运营。全场4个远程视频监控前端,5个视频卡口路段监控,7个智能语音防火提示装置,对辖区森林火情、林情、人员活动情况,实施24小时有效监测,为及时处置火警,防控火源起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能够及时采集野外信息,辖区范围内的图像、温度、湿度、风力、风向、雨量、土壤墒情等一目了然。构建起“天、地、空、人”四位一体的智能化管护新格局,搭建了“一机在手,统揽全域”的智慧林草新平台,实现了“一屏观天下,一网联全局”,确保了巡查全覆盖、管护无死角、监管无盲区、处置无空档。
与此同时,林场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设施装备建设。先后投入90余万元对场部、管护站进行全面提档升级改造;建立了机械化巡逻队和无人机空中巡视队。2020年3月,建立了森林火险管控“一张图”,将区域地形地貌、资源分布、林种结构、防火道路、隔离通道、村庄布局、取水地点、危险设施、输电线路、队伍驻防十大要素,以及辖区内牛羊工棚,监控设备,坟头墓地,语音提示装备等设施展示在一张图上,为全面加强森林防灭火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系统布局,综合治理,科学经营做示范,精准提质创品牌
近年来,林场聚焦主责主业,细化工程管理,系统规划布局,科学分类经营,走出了一条全流域治理、全林分经营、精准化提质的可持续经营之路。
一是立体布局,整体区划。将辖区森林资源划分为四个林带区。以辽东栎、五角枫、杨树为主的彩叶阔叶林带分布区,为景观林培育和森林生态康养及文旅观光区;以油松、辽东栎、白桦、杨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带分布区,为生态功能强化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以油松为主的针叶纯林林带分布区,为木材战略储备区,以培育大径材为主要经营目标;以油松、落叶松、白桦、辽东栎为主的针阔混交复合林带分布区,为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
二是科学定位,分类施策。在整体区划的基础上,确立各区域经营目标、发展模式和经营措施,宜造则造、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补则补,全流域治理、全林分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强化森林生态功能、增加碳储备能力。
三是精细管理,精准提质。加强科技应用,强化经营能力,因林施治、实地适法、一林一策。在抚育作业中,林场利用遥感3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依据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精准施策,精细作业。
科技引领,先行先试,内联外引建基地,勇立潮头显担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林场紧紧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这一总目标,立足实际抓创新,紧盯问题找短板,把脉问诊求突破,走出一条“引项目、建基地、创示范、促应用、广覆盖、增效益”的科技兴林之路。2017年实施了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33.33公顷(中药材种植);2018年实施了油松天然林近自然抚育标准示范93.33公顷(中央科技推广);2019年与山西省林科院合作,实施了中央财政油松天然林近自然抚育标准示范项目;2020年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了引诱剂增效试验,与中国林科院资料信息研究所合作,开展了森林病虫害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建设,与山西省林科院合作开展了视频监控林火智能监测关键技术推广示范。特别是开展割脂油松低效林分改造试点,完成割脂油松低效林分改造培育40公顷,完成割脂油松低效林分改造培育科技示范项目13.33公顷。为周边区域5个林场6.67万公顷割脂油松低效林分改造,找到提质增效的技术路径。
改革创新,优化整合,共建共享聚合力,融合发展增效益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近年来,林场坚持深化改革激活力,创新机制聚合力,细化管理增动力,推进生态建设,达到了1+1>2的效果。
一是联合建队保安全。2020年,林场认真落实《关帝林局、文水县人民政府区域共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共商共建,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合作共赢”的原则,联合组建了森林消防专业队。
二是托管增林提品质。为了全面推进二道川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2018年,林场将集体所有的133余公顷生态公益林托管经营,国家补偿经费全部兑现给林权所有人,用省直林区的人才技术优势,科学经营森林,提高生态效益。
三是合作造林建精品。2019年,林场承担了文峪河水库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建设示范区绿化工程,面对立地条件差、山高坡陡、地表破碎,土壤质地疏松等不利条件,林场迎难而上,靠科技突破立地难题,实现了一季造林、一年成景,达到了“绿化彩化财化”的目标。
四是共同开发建基地。近年来,林场坚持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作为国有林经营单位的发展目标,大力加强森林康养与文旅设施建设,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绿色通道。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现代治理树标杆,再鼓干劲铸辉煌
回顾二道川林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做法与举措,有如下几点启示。
一是坚持党对林场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林场坚持党务场务同部署、党建廉政同落实、以党风带场风是林场工作的重要举措。完成“五个一”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扎实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激发了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采取“三个”融合,双抓双创,党建的引领作用融入业务工作,党员的带头作用发挥到山头地块,党旗在吕梁山上高高飘扬。
二是规范内部管理,树立良好形象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举措。林场始终把苦练基本功,提升战斗力作为林场固本之策。推行“五制”管理,形成了制度促管理、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创新工作方法,率先在全局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创建林场内部简报、完成标准化档案建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细化责任清单,把各项工作“细化到点,具体到事,落实到人”,定期开展“履职能力和作风建设”自查自纠,不断强化队伍教育管理;加强文化建设,通过网络软件、实体刊物、场站点、综合性活动四大载体,搭建林业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森林文化建设。
三是坚持民生为本,强化队伍建设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动力源泉 。林场建场时间较短,场部和管护站基础设施一度较差。通过“项目支持、自筹配套、资产兼并、优化配置”四项举措同时发力,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110余万元,实施了“五大”工程建设,把管护站建成了温馨的职工之家,让现代文明走进林区、融入林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二道川林场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7年至今,林场职工获得省级先进个人2人次,省林草系统先进个人8人次,关帝林局先进个人30余人次。
勇担当诠释初心、真奋斗践行使命。在2021年林场年初工作会议上,场长米国兵铿锵有力地提出了今后时期林场工作的总体思路,要念好林草经、绘好山水画、蹚出特色路,始终秉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矢志不渝、砥砺奋进、久久为功,让绿水青山的成色更足,让金山银山的含金量更高,为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山西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武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