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说,他办事踏实;同事说,他严谨细致;徒弟说,他严肃认真……前不久受到华阳集团公司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新景公司地质测量部副部长任海波,在不同人眼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凭借对地质测量事业的挚爱,任海波无怨无悔地在矿井防治水和超前探测上奋斗了11个春秋。
“物探工作,就好像医院做B超一样,我们的任务就是给煤体做B超,通过震动、电磁感应信号来反馈煤体情况,服务企业发展。”任海波这样形象地比喻。
勤学苦练
为梦想插上腾飞翅膀
“刚出校门那会儿,我也想凭借自己的所学,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回忆起初入职时的心境,任海波这样说。2010年8月,任海波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聘加入了新景公司开拓五队,成为一名井下一线操作工。
经过半年多的历练,任海波被调入新景地质测量部,跟着地质组副组长刘建军学习。为了测试这个部门里唯一的高校毕业生,刘建军将一张新绘制的地测图交给了任海波,要求他标注出煤层、巷道的关系。看到地测图和学校学的图纸不一样时,任海波傻眼了,“工作面前大显身手”的最初想法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当时别提多尴尬了。”说起那时的感受,任海波仍心有余悸,“作为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看不懂煤矿地测图纸,真的挺着急。”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经过那次事情,不服输的任海波暗下决心,脚踏实地从头学起。那段时间,他经常不分昼夜地“泡”在单位,深入一线查看情况,认真翻阅相关资料,学习钻研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虚心讨教、仔细记录,那一本本厚厚的工作笔记便是最好的见证。
2016年3月,因部门结构调整,水文组与物探组合并为水文物探组,任海波担任组长一职。岗位的变化,责任的加重,让任海波认识到,要持续加强组员的多专业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团队的力量,将地测工作做好做实。
在加强自身学习、丰富业务知识的同时,任海波十分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传帮带,于具体实践中加强培训,将所学所知与组员共享。有一次,组员崔杰到80117进风巷开展陷落柱规模及外侧煤层探测工作时,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想不太一样,施工角度存在偏差。于是,崔杰从井下打电话向任海波请教,在其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探测钻孔施工任务。
在任海波的悉心教导下,崔杰也一步步成长起来,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技术大拿,还在2016年集团公司职业技能大赛地质工种比武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评为首席员工。
勇于创新拓宽思路赢得新优势
煤矿地质测量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基础工作,也是一个需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领域。
在井下,最怕的就是遇到地质构造,因为会影响到煤矿采区合理布置、主巷道开拓、采煤方法选择等。
2018年,经过三维地震预测,新景公司15号煤15025进风巷以西700米范围内存在多个断裂构造、陷落柱。综合考虑各类探测手段的适应性与优缺点后,任海波带领组员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反射槽波勘探手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于是,任海波积极与新宇岩土公司、西安煤科院等单位协调,结合采掘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利用15025进风巷现有的巷道,开展反射槽波勘探施工,有效提高了地质构造预测准确率,为丈八采区南翼工作面顺槽巷道的布置、15030切巷设计优化提供了可靠技术资料。该项施工成果《单巷槽波反射勘探成果指导采区设计优化》还荣获了集团公司2018年度“五小”创新竞赛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9年度煤炭企业“五小”创新成果一等奖。
据当时参与这项工程的新宇岩土公司物探测井分公司副经理刘亚洲回忆:“那次基于15025进风巷进行的单巷槽波反射勘探,查明了15025进风巷西侧、15030进风巷东侧范围内地质构造的分布情况,为专项探测钻孔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任海波的想法确实标新立异,很独到。”
与此同时,面对运用盾构机时如何有效保持掘进层位的难题,任海波反复查阅资料,并现场实地查看,对提交资料进行“重组”后,绘制出了预测剖面,有效指导了盾构机施工坡度的调整和沿层位的高效掘进。
采访中,任海波总说,干地测这一行,就不能嫌累怕苦,多干活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正是基于这份热爱和执着,任海波坚持奋战在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地测人的使命与担当。
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11年来,任海波始终抱着对自己负责、对业务负责的态度,全力做好每项工作,用勤劳、好学、拼搏和奋进,成就了今天最好的自己。
任海波的成长得到了各级组织和同事的认可,但他深知,自己只不过是做好了分内的工作,面对党和企业给予的荣誉,要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创造更大的成绩。
责任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