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新保)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四老沟矿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坚持技术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研究解决制约生产和效益的技术难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技术创新硕果累累。该矿坚持技术投入优先的原则,合理优化生产系统、巷道布置、支护工艺,积极探索智能化集控平台建设,持续完善生产调度通讯系统、远距离集中供液、长距离供电、矿压监测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确保矿井各系统安全运行实时管控。积极发挥干部走动式管理系统、虹膜考勤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精准管理优势,有效实现安全管控终端与调度通信系统同台值守。集中对井下变电所、主排水泵房、主皮带机房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实现了主通风机不停风倒机和操作自动化,缩短了倒机时间,对井下风流的无变化切换,可在井下不停工的情况下完成倒机。
技术攻关提效增效。该矿在优化采掘设计上,科学实施小煤柱开采跳采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切实解决回采、掘进等技术课题。通过对8101-1工作面停采设计支护的改变与加强,比最初设计停采位置多采了25米,在原设计基础上增产原煤9万吨左右,创效达3000万元。此外,在面对大倾角仰斜开采、顶板周期来压频繁、压力显现明显、尾巷小煤柱动压开采等各种情况,该矿优化设计方案、调整措施,仅用8天集中完成了8112工作面的转载机、端头支架及两部溜子溜头的稳装。截至目前,先后完成了8101-1、8106、8103三个小煤柱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共多回收原煤100多万吨。
全员参与多点开花。该矿广泛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充分发挥机电科、材料科、维修中心、电讯科以及管霞工作室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科研立项,先后完成了“矿用绞车四压两戗的设计与应用”“斜井绞车红外对射过卷开关技术改造”“端头支架操作阀固定装置技术改造”“巷道中部探头半自动升降装置技术改造”“支架柱窝改造”“工作面冷却水全自动监测及回收排放系统”等一大批先进技术成果和新设备的自主研发、引进应用,在减少设备故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该矿共上报技术创新项目52项。其中《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的应用和成果》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行业级)三等奖和山西煤炭工业协会“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石炭系煤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综放开采技术》等3项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系统煤层钻孔小柱状数据处理》等5项获得集团公司技术革新奖。
责任编辑:赵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