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企业发展提供着强力支撑。煤业集团寺河矿坚持以科技为基础,持续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上下足功夫,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保障企业安全稳步发展。
在割煤过程中,如何防止煤层瓦斯突出的影响,确保人员安全,是该矿一直以来的攻关方向。连采一队作为井下生产队组,在割煤前,对工作面迎头进行包迎头预测,为割煤工作“排雷”。传统的包迎头预测,需要员工先将网片挂好,然后逐一在网片的各个支撑点打上锚杆,并将锚杆紧固到安全标准,再由人工抬90钻进行预测作业,在预测结束后,重新将网片拆除。整个操作过程耗时长、体力消耗大,并存在安全隐患。
如何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在有效的时间、安全的环境下完成生产任务?为此,连采一队“招聘”了新“员工”----CMM-25型煤矿用液压包迎头机。随着“新员工”的“入职”,困扰了连采一队的难题迎刃而解。在预测时,只要这个“大家伙”轻轻的伸展“手臂”,就能在迎头撑起一张“安全网”,防止矸石掉落,有效的保护员工安全。员工只需操作手把,机械钻臂钻进打孔,完成预测,最后再将“手臂”收回,整个过程高效、安全。
CMM-25型煤矿用液压包迎头机的投运,使得连采一队在包迎头预测环节获得极大的便利。在带来高质量生产的同时,还能减轻员工体力消耗、节约生产材料、提高生产效率,更为员工撑起了一张可靠的“安全网”。
( 原标题:“铁脊梁”撑起的“安全网”)
责任编辑: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