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限塑升级,是可降解塑料生产企业的发展良机。近日,山西同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36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项目落户原平。这是我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广开发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扶持绿色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全生物降解材料不仅能使塑料垃圾减容、减量,而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全部转化成二氧化碳,也称为“绿色生态材料”。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是大力推进绿色生产的应有之义。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政策支持是强大的助推器。激活创新的源头活水,既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也必须尊重创新规律、保护创新成果,形成促进创新的正向激励。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专利制度,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针对性强的税收优惠等,都是鼓励创新的有效手段。可降解塑料作为全省生物基新材料引领性新兴产业,政府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可降解塑料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创新研发,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其实,越是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越像深埋于地下的种子,把政策的水浇透、把制度的肥施足,才能促进其破土发芽,开花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可降解塑料行业规模仍然“小而散”,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亟待新一轮提质升级。在这种背景下,必须着力挖掘绿色增长潜能,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更大力度“腾笼换鸟”,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经济带,构建绿色创新体系,充分挖掘人才资源优势,健全产、学、研协同攻关的工作机制,顺势而为,不断实现生产技术的新陈代谢,保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快捷高效应用。同时,加快构建和完善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科技研发,在产、学、研的融合上大做文章。只有这样,绿色发展理念才能落到实处,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加快步伐。
以绿色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持之以恒推进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促进标准、平台、品牌“优势叠加”,推动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多重融合”,就一定能够让绿色成为引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
(原标题:力促绿色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