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新闻 > 科观山西 > 企业科研 > 正文

“数字员工”上岗 电力轻松提效

2021-04-26 09:07 山西日报

4月21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相关专家及技术攻关团队深入国网吕梁公司交城县夏家营供电所,对在这里已经试点“上岗”一个月的“虚拟数字员工”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该技术成功应用,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基层一线工作负担。

3月18日,第一个“虚拟数字员工”在夏家营供电所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3月19日一大早,该所员工成向楠一上班就打开电脑,查看自己最关心的业务处理结果。屏幕上的内容给他带来惊喜:前一天安排给“虚拟数字员工”的1000余份低压供用电合同已由系统自动生成。“有了‘虚拟数字员工’,8小时干了我一周的事!”成向楠激动地说。

省电力公司将人工智能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该公司互联网部的指导下,国网山西信通公司依托技术优势,组建创新工作团队紧紧围绕为基层服务和为基层减负进行技术攻关。从2020年10月开始,针对基层反映低压供用电老旧合同文本重新签订工作量大、比较繁琐、耗时费力等实际问题,成立专门项目小组,利用4个月的时间对有关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完成了符合基层一线要求的“虚拟数字员工”应用技术。

据悉,该“虚拟数字员工”技术深度集成知识图谱、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模型,具有认知、理解、分析、对话能力,通过模拟人机交互行为,可完成识别、接触、通信、文本生成等任务,自动执行重复性的业务流程。

此次在交城县供电公司试点应用的场景主要包含基层反映问题最集中的低压供用电合同文本生成、台区可开放容量计算、线路日线损统计三个方面。结果显示,该“虚拟数字员工”技术不但工作效率高,平均每份低压供用电合同文本信息处理仅需15秒,比传统的人工处理节省时间385秒,而且准确率也非常高,在目前已完成的交城县供电公司1.8万份低压供用电合同文本生成方面差错率为零,极大地减轻了基层一线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该技术攻关项目负责人国网山西信通公司信息中心主任禹宁对“虚拟数字员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充满信心。他认为,打造和应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人工智能全融合的新技术,既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又符合电网业务发展需求,是一项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目前,他和他的攻关团队正考虑将“虚拟数字员工”的成功经验借助公司技术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该技术,切实为基层一线减轻工作负担,助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邬婷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