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农业是重点,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3月4日,晋城市功能农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国平接受《科学导报》记者采访时讲到。他投身科普惠农事业十余年来,耕耘不辍,坚韧跋涉,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举办农业论坛、组织农业培训、对接科技专家、指导农业生产、传播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足迹遍布晋城市每个乡村,为当地农民普及惠农知识、技术近5万人次。
义无反顾辞职 投身农科事业
身为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农业、农村、农民有与生俱来的情谊,对农村发展也有极大的关注。2009年,一次机缘巧合,张国平接触到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意识到科普惠农大有可为,张国平毅然选择辞去了自己安稳的国企工作,加入山西晋城科普惠农服务中心。张国平说道:“担任山西晋城市科普惠农服务中心副主任期间,我每年都会带队开展‘三下乡’服务活动,通过发放农科资料、解读农业政策、专家田间诊断、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医疗卫生服务等形式,为老百姓带去技术、欢乐和健康,让基层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了让农民使用到价格便宜、质量过硬、技术先进的农资产品,我都要到各个品牌厂家进行调研、挑选,商谈价格,使好的农资产品能够省去中间商环节,以较低的出厂价直接到达农民手中,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张国平说。
针对每个乡的农业发展侧重点,张国平定期组织相应的专家下乡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调研,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培养了一大批蔬菜种植、食用菌、畜牧养殖等领域的技术能手;同时专门开通了农业热线电话。张国平说:“要确保老百姓无论是在种植还是养殖方面遇到难题,都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专家,得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将损失降到最低。”
成立服务中心 献身“三农”服务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普惠农培训服务,2014年,张国平成立了晋城市益农丰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一方面,积极组织专业理论水平高、业务技能好的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农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农业领军人才培训班等,采用理论教育与参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晋城市农业方面各个细分领域的尖子能手,到先进的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参观考察,聆听专家授课,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管理经验、销售经验。
“截至目前,益农丰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共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训班30余班次,受益人数达2000多人次,学习国内先进的农业基地50余家。”张国平自豪地讲道。
阳城县北村的刘子建就是实实在在的受益人之一,2019年,他与妻子一起组织村民创办了阳城县昌达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95%的成员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了确保产值,他参加张国平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习蔬菜栽培种植技术和营销推广方法,将先进的知识、技术和发展理念带回村里。在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不断壮大,月收入达近10万元,成为贫困村难得的“摇钱树”。刘子建开心地说:“非常感谢益农丰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用专业的知识与技术为我们合作社的生产保驾护航,让我们可以放放心心大干一场!”
成立农业协会 帮农企做大做强
2020年初,看到富硒功能农业等农业产业新业态的崛起,意识到功能农业发展的契机,以及晋城市在功能农业发展中的短板,张国平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发起成立新的行业组织——“晋城市功能农业协会”。张国平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面负责协会的日常事务。
成立时间虽短,张国平已经带领协会几个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开展需求对接和技术服务40多次,组织企业负责人集中培训10多次,邀请功能农业领域专家莅临晋城深入企业调研服务4次,协调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10多次……协会的工作得到了主管部门市农业农村局以及其他各界的充分认可和赞许。
张国平带领协会工作人员积极筹备,多方协调,成功举办了山西省首个市域功能农业论坛——首届晋城市功能农业论坛暨晋城市功能农业协会成立大会。张国平积极协调、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品牌评选活动,多家会员企业分别斩获“2020山西功能食品十大创新品牌”“2020山西功能食品十大孵化品牌”“2020山西药茶十大创新品牌”“2020山西药茶创新孵化品牌”等荣誉。
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崖任搏击。张国平始终牢记“科普惠农”的初衷,不负主管部门领导所托,不断完善联盟机制,探索功能农业发展新路径,增强会员企业之间的联合,真正发挥协会和联盟的作用,帮助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知识、人才和发展思路,增加企业效益,促进晋城市功能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更大进步。
责任编辑: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