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深 度 > 三晋英才 > 正文

姚武江:扎根煤海奉献青春 荣誉加身不忘初心

2021-04-29 16:36 山西科技报 王瑶


从事井下机电维修、调试、保养、供电设计等工作的姚武江,多年来,凭着自己过硬的本领,终于从一名稚嫩的学生成长为企业的骨干,从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优秀的技能大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在第七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入选了山西省“三晋英才”计划。各种荣誉的背后,是他对工作不懈的努力与坚持。

初入职时,缺乏实践的姚武江面对设备形形色色的故障乱了阵脚。“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跟着师傅刘继忠维修高压开关时,对实际操作一窍不通,只能站在一边看着。‘还技术员呢,连个机电故障都处理不了’,周围传来矿工师傅的议论声。虽然声音不大,却如针刺般让我痛到几乎不能呼吸”。多年后,说起这段往事,他仍然不能释怀。

深受“刺激”的姚武江意识到,空有理论是纸上谈兵,唯有实践才是真理。“实践”是短板那就补齐它!于是,姚武江开始翻阅变频开关相关图纸资料,研读《矿用变频器使用与维修》《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等教材,独立编写各种简单程序,总结扳子、钳子、螺丝刀等常用工具的快速使用方法,以及快速排查机电设备是否漏电的窍门。不仅如此,他还把训练场搬到家里。显示屏、电频器、开关电源、编程控制器,万用表、扳手、螺丝刀……一些轻便的设备、工具家里都有。什么不熟练什么、什么不懂学什么、什么欠缺补什么。慢慢地,姚武江将学校累积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设备维修技术完美地融到了一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点点滴滴的积累,为姚武江不断前行提供了助力。随着技术越来越精,经他手维修的设备运转率提高了30%以上。面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各类技术难题,他又想方设法通过技术革新逐步解决,经他手改进的设备效率值提高了30%以上,从而保障安全生产。他先后研制完成了“皮带集控装置”“汽雾消尘装置”“捞车器闭锁改进”“活字镂空模块”等20多项“五小”创新成果,不但多次荣获集团公司、阳泉市、山西省的科技创新奖项,还成功应用于实践,解决了井下生产系统中的各类问题。同时,申请了1项专利和1项实用型专利,发表了3篇专业论文。

2014年,以姚武江命名的“大师工作室”成立。姚武江编教材、做实验,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学所得传授给自己的徒弟,为阳泉一矿培养出了一批技术性人才。“有了新力量,我们的工作室才会更有活力,也更容易发现技术突破的瓶颈。”姚武江笑着说。

一次次登攀,一次次突破;一次次发展,一次次成长。作为共产党员、全国人大代表及煤矿一线机电技术骨干,姚武江面对诸多荣誉没有骄傲自满。在岗位上,他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钻研技术方面,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在管理上,他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竭尽全力为身边工友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他深知党员就要勇挑重担,党员就要带头示范,党员就是要安全奉献。

未来,路远道更长,姚武江毫不畏惧。他坚信,美好的愿景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变成美好的现实。扎根煤海、奉献青春,这是姚武江无悔的选择,他为身为一个矿工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原标题:扎根煤海奉献青春 荣誉加身不忘初心——记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矿机电工区机电队技术员姚武江)

责任编辑:武茜茜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