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梁(左二)向长治市科协领导介绍企业情况
7月2日,在甘肃酒泉某试验基地,中国兵器淮海集团首次研制的搭载某武器平台的项目鉴定试验正在做着各项准备。项目组成员们默不作声,凝神屏气、小心翼翼地检查着试验用的各种设备和数据。这次试验事关重大,关系到国防建设在某领域的又一成果,即便做了万全的策划和预案,每个人都不敢马虎,现场气氛格外沉重,空气像是凝固了。
“李总?您不是在高原另一个项目组吗?怎么……”项目组一名成员激动的声音打破了沉静,大家望着风尘仆仆赶来的李金梁既诧异又惊喜。他的到来,对于项目组全体成员来讲,无疑是一颗定心丹,大家悬着的心顿时安定下来。“这个项目就像我们的孩子,大家为了它付出了太多的辛劳,我一定要和同志们一起见证它的成功。”李金梁的话大大激发了项目组成员必胜的信心。
一切按照预案顺利推进,试验圆满成功。当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没有人察觉到李金梁在高原经历了怎样的身体异常——做了手术不到半年的他,血压明显升高,血氧饱和度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李金梁是中国兵器淮海工业集团副总经理,这位在科研战线奋战了30多年的科技工作者,同时拥有: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兵工学会弹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兵工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科协企业联合会理事、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党委联系高级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长治市科协委员等多项荣誉和职务。这些,是对他在科研战线奋斗多年的认可和见证,对他来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李金梁笃定这样的信念。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十余个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特别是由他担任总设计师的某高新产品填补了国内武器装备在该领域的空白,为加强国家国防事业和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十二五”至今,淮海集团年均新产品贡献率为30%以上,其中军品年均新产品贡献率达到了42%。而他个人也获得发明专利6项,获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
在淮海研究院兼任院长期间,李金梁紧跟时代发展,以体系化的思维开展科研工作,积极融入集团装备研发体系和山西地方经济发展。他提出把项目分为三线六档,确保一线,聚焦二线,关注三线。通过公开公正的竞标程序,引入山西民企参与装备建设,这一配套竞标模式,确保了项目的成本和进度控制,在行业内领先一步。李金梁说:“产品研发,离不开合作,开放的思维定能催生无穷的潜力。”科研路上,他始终秉承“科技引领、创新为先、市场为本、持续发展”的理念,优化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与高等院校进行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在长期的专业研究过程中,与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行业内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开拓视野,借力发展。
近年来,淮海集团依托一个国家级创新中心、一个行业创新中心、一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一个省级企业中心,初步搭建起“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高水平”的科技研发协同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地位、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依托国家级国防科技工业复杂微细结构加工技术创新中心成功申报山西省科技厅2019年度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高新领域)重点项目;依托北方蓝鲸创新中心积极开展高端防务产品研制,成功注册“北方蓝鲸”商标;依托山西省级智能导航与控制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山西省政府平台建设补助500余万元;依托山西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申报了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技术创新提升(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奖励资金项目)项目,获批奖励资金365万元,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注入了活力,为山西省地方经济发展与科技融合发展贡献了力量。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李金梁和其团队默默的付出,艰辛的跋涉。
十年一日军工情怀,坎坷成就科技人生,李金梁身体力行,在科研的蓝天中翱翔,是当之无愧的领头雁,在他的带领下,势必有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科技创新的洪流中,为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严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