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山西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太原隆重召开,58岁的临县联丰种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严林森捧回了属于自己的荣光——“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可严林森看来,这个荣誉只是自己再接再厉再创新的前进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这个沉甸甸的荣誉于我来讲十足珍贵,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将科普工作做扎做实,让农业科技与农民零距离,帮助农民实现增收才是我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25日,参加完会议的严林森马不停蹄地赶回临县碛口镇西头村,这几天正是西红柿苗繁盛的季节,前来向严林森咨询技术的周边群众应接不暇。“林森,你看我拍的我家苗子的照片,西红柿的叶子有点卷,这该怎么办?”“林森,你去我家看看,我家的苗子今年的长势情况是不是不错,用上你育的苗总算是活了……”严林森耐心地一个接着一个给村民们答复。
严林森钻研西红柿种植技术已有数十余年,他推广的旱地西红柿,近年来更是成为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产业。严林森说:“改变农民的意识是很难的,必须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1995年以来,全国普遍出现西红柿绝收现象,西红柿患了一种病,叫番茄病毒病,常发生在夏季,无药可救,我从防治红枣裂果上得到启发,优化根部环境,养根护根,提高苗子的免疫力。村民用上我研制的苗坨,足以保证西红柿四个月的安全生长。”
“现在村民们种的‘晟唐480’西红柿是我研发试种三年后才推广的新品种,亩产量是普通品种的3倍多,采摘期可延长50天左右,遇到轻微病变不打农药就可以防治,且苗抗旱、耐热,山地、平川都能种植。”严林森告诉记者,每一个新品种的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每年自己引进三四十种蔬菜新品种,在试验田里均要进行试验,真正有价值可推广的也就两三种,这两三种反复试验至少三年后,成效不错才能推广,否则就是自己砸了自己家的招牌。
多年来,经严林森育苗的品种已有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等10余个,从2012年至今,他更是累计为临县蔬菜产区提供优质种苗1000余万株,推广蔬菜新品种100余个、新技术10余项,受惠农户达2000余户,其中惠及贫困户800余户。严林森本人也获得了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18年度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吕梁市“奉献吕梁、服务六新”优秀人才奖等诸多表彰。
今年,严林森在农业上又有了新的探索实践,应用先进生物技术和物理光学原理,发展生态循环,实现种养结合,推广适合贫困山区发展的现代农业节水型创新技术。严林森说:“如果这项技术得到大面积的应用推广,一方面将解决贫困山区因水资源匮乏,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瓶颈,一方面也可以灵活地实现产能调整,应对各种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目前我正在小面积地进行示范对照,采集节水、产能、抗逆等数据,随着试验的不断深入,相信定能为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新方案,奉献新智慧!”
责任编辑:严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