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深 度 > 三晋英才 > 正文

董剑宏:剑指肿瘤气如宏 力推微创梦成真

2021-06-28 14:26 山西科技新闻网 张娜 刘雅娣

微信图片_20210628142836.jpg

他是一名从医39年的外科医生,领导的胃肠外科团队引领和促进了山西省胃肠肿瘤外科诊疗规范化和学术的发展,是山西省胃肠外科的风向标和灯塔;他尊重敬佑每一个生命,首次在国际国内提出的“背驮式间置空肠重建术”,使无数胃癌患者获益。他就是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微创外科主任、山西省胃癌诊疗中心主任董剑宏。

“情有独钟”微创外科医学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微创外科还是一个新理念时,时任运城地区卫校外科教师和运城中心医院普外科医生的董剑宏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未来外科的发展方向,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更是一种外科的思维方式与哲学。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关注、研究,与微创外科结下不解之缘。

2004年初调入山西省肿瘤医院后,董剑宏把人生中第一个课题瞄准了胃肠肿瘤微创治疗,多方奔走,力推新项目开展,2006年获得山西省卫生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科研立项。2012年6月,当世界微创医学风生水起之时,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微创外科中心应运而生,成为山西省首家成立的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的微创外科中心。在微创领域浸淫多年、积淀深厚的董剑宏毋庸置疑成为了中心负责人,终可以长剑所指,大展宏图了。中心成立后,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全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等微创手术,并主动担当起引领、推动山西省消化肿瘤微创治疗的责任。如今,经过8年发展,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消化微创外科中心,年微创手术近千台次,开展的全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和内镜下早期胃癌治疗水平不仅在全省首屈一指,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宽容以待凝聚团队力量

消化微创外科中心由普外科和结直肠外科抽调精兵强将集结而成,用董剑宏的话说可谓“强强联合”,展现出蓬勃的力量和发展势头。但摆在中心主任董剑宏面前的却也有个如何管理的问题。

我国著名结直肠肿瘤外科专家、我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学术委员会主委即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梁小波副院长和在胃癌外科领域颇有建树的消化外科专家董剑宏,二支力量风云际会,既为一个团队,又自成一体,各领风骚。 “想团队多点,想个人少点,拧成一股绳干。”董剑宏把学科融合、和谐发展,视为科室管理的“执政纲要”和目标要求,既尊重各自专业领域上的独立性,又要在“求同存异”基础上进行科室的深度融合,这对董剑宏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方面他承担着繁重的临床、科研、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他又对团队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年轻人的扶植更是不遗余力。

作为身兼十余个胃肠肿瘤外科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职务的胃肠肿瘤专家,董剑宏力所能及地吸纳大量年轻的医师们入会,搭建学术平台,助力他们的学术成长。在临床工作中,董剑宏开展传统开腹式手术居多,对于微创技术的运用,他更鼓励、倚重年轻的团队去积极探索。他安排年轻人互相学习、配合开展手术,取长补短,共同积累临床经验。当他们之间产生分歧和矛盾时,他就充当“和事佬”,找他们谈心、做思想工作,直到年轻的医生们芥蒂尽消,前嫌冰释,愉快地接受彼此的配合,在配合中共同成长。他也因此被戏谑为中心的“调和剂”和“润滑油”。正是因着他的宽容、包容,整个团队得以在宽松的业务环境中,在微创领域的探索中,各展其才,大显身手。如今,消化微创外科中心的医师们不仅传统开腹手术做得精湛娴熟,游刃有余,而且在微创新技术的应用上也都做得一手漂亮活儿,微创技术成熟了,团队也迅速成长起来了。

以开放的视野拓展品牌影响力

消化微创外科中心成立以来,依托山西省胃肠肿瘤外科多个学会主任委员都在消化微创外科的优势,每年举办十余次省级或国家级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不仅提升了中心的品牌地位,更为丰富和提升消化微创外科技术内涵,引领学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2017年6月,中心主办的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胃肠外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7中日韩胃肠外科精英·龙城论坛,并成立了中国胃肠外科卓异青年联盟和举行胃肠外科卓异青年论坛暨全国腹腔镜手术视频大赛。

会上,董剑宏还将就多年来的临床研究成果“间置空肠术在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与中日韩专家进行研讨。董剑宏说,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全世界47%的胃癌病人在中国。多年来,对于近端胃癌的治疗,通常做法是全胃切除,但带来的贫血、反流性食管炎等后遗症却不容忽视。董剑宏曾接触过一位实施了近端胃切除术后的病人,200多斤的体重最后降至不到100斤,被反流的痛苦折磨得痛不欲生。为解决这一问题,董剑宏对早中期近端胃癌实施近端胃切除,间置一段小肠连接食管与残胃的手术方式进行了长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14年和2017 他开展的“间置空肠术在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分别获准省科技厅立项,首次在国际国内提出了“背驮式间置空肠重建术”,并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SCI和中华系列杂志学术论文。

山西省是胃癌高发区,2020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向山西省卫健委申请成立“山西省胃癌诊疗中心”,7月7日,卫健委批复同意成立,张桓虎院长担任中心的名誉主任,并由董剑宏担任胃癌诊疗中心主任,外科诊疗依托单位为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微创外科。中心的宗旨是:辛勤工作,钻研医术,弘扬医德,把胃癌诊疗的关口前移,做好胃癌的预防工作,全心全意为山西人民的健康服务。为了山西人民的健康,董剑宏带领他的团队又要苦战了……

患者获益最大行医准则

从医近40年了,董剑宏说他还经常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是面对患者宝贵生命而产生的责任感。“既要手术成功,更要患者获益。”他经常提醒科室医生的一句话是,“你这台手术不是你能否完成的问题,而是应该不应该、需要不需要做的问题”,他的行医准则要求他审慎以待每位患者,为其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实施精准医疗。“每台手术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每缝合一针,每打一个结,都要注意,要有工匠精神。”董剑宏这样要求自己,也同样要求着他的团队。

董剑宏每天早上7点前准时到达医院,晚上8点后才下班回家,有人说他是“披星戴月”,常年如一日,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上班、查房、手术,再加上学术会议等,不厌其烦地对术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日常的琐碎,蕴含着董剑宏对职业的深厚情怀和对患者的仁爱。发动科室人员为一位年仅18岁的年轻肠瘘患者捐款;为解决近端胃切除术中争议性问题,潜心开展前瞻性研究,用行动诠释“视病人如亲人、建研究型肿瘤医院”的办院理念。董剑宏,一位从医路上精勤不倦、恪尽职守的医者,一位视野宽广、胸怀远大的医者,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

胸有宏愿,却谦和内敛;剑气如虹,却甘为人梯。医路40年,师者,医者,未有丝毫懈怠,唯有精益求精,只为那百姓无疾的良善愿景。所谓“大医者,精深;大医者,宽容;大医者,仁爱。”这也许就是董剑宏医者生涯的最真实写照和追求吧。

责任编辑:严串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