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新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古镇的一户普通家庭,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参加高考时,他虽然成绩超过了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但是却没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当时没能被我心仪的重点大学录取,而是被江苏农学院临床兽医学专业录取。这个专业让我产生了复读的念头,但是父亲不同意,没有更多选择,我只好到江苏农学院报到。”说到当时的情况,吴长新脸上充满遗憾。
尽管学校和专业并非吴长新意愿,但他还是很珍惜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学期间,他努力学习,年年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为了进一步深造,他选择攻读预防医学专业,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留美归国学者刘秀梵院士的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从导师和师兄师姐那里,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一种精神,他们的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敬业、创业、立业和成业的优秀品行,时时鞭策着我。”吴长新说。
毕业后,吴长新留校任教,先后申请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个项目,数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奖,担任一届五年制本科生班主任,所带班级还获得省级优秀奖,这些小的进步和成绩使吴长新更加热爱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
获得成功的吴长新并没有满足于现状,1999年,他进入剑桥大学深造,在英国皇家院士指导下攻读感染与免疫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外学习期间,吴长新感受颇深。在他看来,大家对科学产生兴趣、进而开展科学研究并不难,但要成长为科学家,以及具备科学精神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他暗下决心,不仅要会做科学研究,还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具备科学家精神。
在剑桥的几年,经常有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邀请吴长新回国任职。他的亲朋好友也常常建议他尽快考虑回国,已故的黄大年博士生前还致电吴长新,建议尽快回国发展。“我一直都有回国工作的打算,但觉得自己功底不够深,还需要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平上进一步提升。”吴长新说。
2014年是吴长新处于个人事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当时,时任山西大学校长、物理学家贾锁堂率团访问英国,在剑桥大学女王学院隆重举行山西大学专场推介与招聘会,邀请专家学者回国发展,建设山西大学。“虽然当时我已被剑桥大学医学系聘为终身高级研究员,处于科研成果收获阶段,但是贾校长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求贤若渴的诚意感动了我,我也被百年老校山西大学新的大发展机遇所吸引,决定加入山西大学。”谈到当时的情况,吴长新认为这是最正确的决定。就这样,2015年他离开了学习和工作17年的剑桥大学,开始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创业——主持建设山西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2020年1月,国内新冠肺炎来袭,吴长新虽身在英国,却时刻担心着祖国的疫情。他迅速组建了5人的科研团队,寒假期间多次召开团队研讨会,研判疫情预防控制所需的科技支撑手段,为推进项目,团队成员常常彻夜开电话会讨论,有时候一讨论就是一个通宵。
“我们的团队很年轻,年轻人有激情、战斗力十足;我们技术储备很充分,很快就实现了研究方法上的突破。这一切的成果,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吴长新说,团队成员熊秋宏、陈广信、崔晓钢的孩子都很小,有的还没有断奶,他们把孩子托付给爱人和老人,一头扎进实验室,“大家一心想着为疫情防控作贡献,对每一个实验结果都进行充分研判,力争做到最好。”
据了解,吴长新主持的项目首先在实验室使用病毒基因模拟样品进行方法学考察,然后使用临床标本进行进一步验证。这两项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准确率,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毒基因组的重要突变,协助更好地控制疫情。目前,这两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已经实现实验室方法突破,进入临床样本验证阶段。
科研之路永无止境。谈及未来,吴长新表示,现在距离建成高水平的生物医学研究院的道路还很漫长,任务依然艰巨,他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培养人才方面,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科研事业,为祖国乃至世界作贡献。
责任编辑:严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