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关注 > 正文

印记山西之红色记忆

2021-06-18 09:58 山西日报

ef601c82051b1df381349932f1a60a76.jpg

偏关

86118aadf30994fc61fcd86ea8c24915.jpg 

原平

偏关

偏关是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之一。1937年5月,山西牺盟会派共产党员张国瑞等来到偏关,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发动群众筹建县区村牺盟会各级组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10月成立了中共晋绥边区特委,组建了中共偏关县委,并在老营村成立了偏关县第一个党支部。1940年2月在尚峪乡前长安镇村成立了偏关县抗日民主政府。八路军一二〇师警备六团、七一四团、塞北军分区司令部等在偏关驻防期间,进行了马站阻击战、黄树坪等战斗。1945年在偏关成立了中共绥蒙区党委、绥蒙行署、绥蒙军区。涌现出贺维林、白世廉、王学模、杨章玉、王敬礼、崔二等战斗英雄。解放战争时期,偏关有1114名青年参军。支前参战97824人次,配合正规军和民兵独立战斗69次,组成远征民兵队、参战营随人民解放军赴大同、集宁和绥远等地参加战斗。偏关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偏关现存相关遗址共计11处。(文字资料来源于省委党史研究院杨子晋)

原平

偏关是革命老区。1923年2月沟北村刘仲华在北平大学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1926年,崞县中学学生刘葆粹在太原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创建了中共崞县中学支部。抗日战争爆发后,仅1937年至1938年,原平广大青年先后有4600多人参加了八路军。大村成营、小村成连,“神山营”“黄牛连”等成为广为传颂的佳话。解放战争时期,原平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参战。1946年在解放原平镇的战斗中,崞县万余名民兵按区按村编队,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抢救伤员,运送粮草。1948年,崞县参军青年1000余人,参战民兵和担架队7113人,支前民工达121800人次,崞县妇女积极为部队缝制被服、做军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原平境内先后进行了忻口战役、崞县城阻击战、原平保卫战等战役战斗。先后有万余名原平籍儿女加入了人民军队行列,有从辛亥革命就投身民族解放的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队伍的赵尔陆上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傅全有上将等高级将领。原平市现存相关遗址共计29处。

责任编辑:严串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