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关注 > 正文

点赞!太原俩中学生发明盲文阅读器获国家级大奖

2021-07-28 08:30 山西云媒体

近日,太原两名初二学生发明的一款磁式盲文多点触摸阅读器,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刚落幕不久的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这一成果获得“智能控制”中学组一等奖。

这两名学生名叫冯伯尧和孟书绮,均来自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他们发明的这款磁式盲文多点触摸阅读器,可以帮助盲人轻松阅读“网络书籍”。

“我们这款阅读器的外形有点像迷你版3D打印机,长度、宽度均约半米,高度在10厘米左右,平面上设置了许多盲文触点,通过与电脑特定软件连接,可以实现正常文本与盲文间的转化,盲人通过触摸,可以实时感知信息。”介绍起作品来,14岁的冯伯尧非常认真且专业。

说起这项发明的缘由,孟书绮说,自己家里有一位亲戚是盲人,由于盲文书籍的缺乏,阅读受限,这位亲戚接触不到更多资讯,感觉很封闭。

孟书绮把这件事告给了冯伯尧,两人一拍即合,通过查询资料、调研走访后,商定一起“钻研”一款新型的盲文阅读器。

冯伯尧负责结构设计、三维绘图和硬件的搭建,孟书绮负责程序编写和外观设计,从去年10月至今,两人利用周五社团活动日以及课余时间,不断钻研、请教辅导老师、改进作品、让盲童学生尝试……经过两次迭代,这款新型盲文阅读器产品终于面世。

说起产品特点,冯伯尧说:“市面上的盲文阅读器普遍售价较高,操作复杂,我们发明的这款阅读器是磁式结构,呈现的盲文内容更加精准,而且成本低廉,更容易推广普及。” 

太原市盲童学校一位从教24年的教师体验过该作品后表示,这款盲人阅读器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学习盲文。孟书绮说:“希望作品能够推广,帮助更多盲人朋友阅读到更广阔的世界!”

7月19—22日,冯伯尧、孟书绮,和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的另一名学生郑懿铭,代表山西参加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来自全国2167所中学和604所大学的32848支队伍激烈角逐,最终15个团队荣获一等奖。

其中,郑懿铭、孟书绮发明的“风能小车”作品获得“风能利用”命题中学组一等奖,冯伯尧、孟书绮发明的“磁式盲文多点触摸阅读器”作品获得“智能控制”命题中学组一等奖。

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副校长张霞表示,该校自2001年起就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营造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乃至全国科技大赛,累计有数百人获得表彰奖励。张霞说:“一个小小的发明,可以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这是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希望有更多学生能用实际行动践行少年强国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严串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