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减”工作,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双减”政策,确定北京等9个城市为全国试点,我省长治市即为其中之一,要通过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业,坚决禁止占用休息日、节假日、寒暑假进行学科类培训。
试点城市先行,学科类线下校外培训机构纷纷按下“暂停键”,但家长担心不补课就会落后的焦虑依然存在。多年来,不断加剧的补课竞争,挤占了孩子的童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现在的利好在于,延迟放学大力推行、“双减”新政开始试点,对校外培训机构形成了双层挤压。当务之急是,除了加大执法力度外,切实利用好在校时间,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校园里,让补课不再成为刚性需求。
在我省,《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已出台,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教职工在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前提下,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并取得相应劳务报酬。延迟放学,服务跟上,不仅切实解决了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的问题,而且让家长从监管学习、检查乃至批改作业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对推动“双减”有促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现实中,校外培训机构的一些做法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部分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把学习重心放在课后补习上,跑去上培训班的课,这就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落实“双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回归学校课堂,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学习上。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从源头上减少校外“加餐、加码”的冲动。为此,学校应严格“零起点”教学,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利用大数据探索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同时,要做强做优中小学在线学习,免费提供高质量的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家长和社会均是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做好试点工作,总结经验推广,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把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力量统筹好,真正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治理效果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严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