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导报讯 记者马骏 “山西作为以能源输出为主的地区,实现高质量低碳转型发展对于推进全国能源稳步转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至关重要。”近日,由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办、中吕律师事务所承办,长治市工商业联合会、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协会、长治市律师协会协办的第四届晋阳能源法务高峰论坛在长治举办。
本届论坛以“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来自全国、省内外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共同探索“双碳”实现机制,探讨绿色低碳制度创新,为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刘海芸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对于全省民营企业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碳排放的主体,同时也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主体,广大民营企业要自觉扛起责任,及时制定碳中和路线图并开展碳管理,在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创新、绿色投资等方面,广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再上新高地。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曹明德认为,为了有效保障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目前,重要的是要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立法,通过制定、修订法律完善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法制体系。
“山西是能源大省,甲烷排放较多,如何将甲烷变废为宝,或是变碳为宝,这是我们当下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隽姜克隽建议,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CCS(碳捕获和储存)技术。该技术是将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进行封存,避免其排入大气,引起或加剧气候变化的一种新型技术。除了直接的二氧化碳减排,还可实现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山西省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处处长武东升表示,目前,我们正处在能源产业和时代发展的拐点上,尤其是在碳中和的目标之下,未来的能源生产、储备和消费将会发生重要的变化。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研究中心)能源研究三处处长高剑峰认为,在全国“碳中和”转型中,按照能源大省在“碳中和”转型过程中的分工、时序安排,再加上必要的政策支持,以山西省全力引进新项目、发展新动能的势头,有可能把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于经济运行影响、就业影响等问题,逐渐弱化、逐步化解,真正把转型推向全省已经确立的“四为四高两同步”的理想境地。
中吕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艳红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利益冲突和调整,同时因受限于当时的立法背景。目前,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保障和责任追究尚缺乏系统性的立法体系和立法规范。
山西作为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80%的煤炭大省。李艳红建议,应制定适合全省实际省情的关于涉及煤炭、电力、钢铁等高碳排放行业的双碳地方立法,寻着法律路径,政府、企业和社会个体方能更加清晰自身在实现双碳目标下的义务和责任。
据了解,来自全国、省能源资源主管部门、能源企业、能源研究机构、能源法律实务界的近200名行业嘉宾出席论坛会议。
责任编辑: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