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e周刊 > 生态山西周刊 > 正文

为了那“绿水 青山 蓝天”——晋城市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021-06-07 16:00 科学导报 来虹 陈欢欢

1.png


1.png



这里的天空变得更蓝了,这里的河湖变得更绿了,这里的青山变得秀美了,这里的传统产业环保倒逼、上档升级,这里转型出雏型亮出了新姿态、培植了新业态,这里的人们倡导着绿色新生活。在丹河湖畔、人工湿地,美丽的飞鹭“住”了下来;首批建成的30院28村太行人家“百村百院”圣境,叫响了这座城市生态康养的产业品牌;环保志愿者、烟头小专柜、市民绿色出行……在这座城市,环保已经成为全民的思想自觉、行动自愿、参与自发。

共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善美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污染防治攻坚,阶段成果,来之不易。2020年,面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始终保持“环保不好、全局不保”的高度警觉,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收官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聚焦工业、社会两大污染源,严格落实“十大任务”(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和精准管控、机动车辆污染管控、扬尘综合治理、冬季清洁取暖、燃煤管控、锅炉综合整治、露天焚烧和喷涂管控、餐饮油烟管理、重点区域环境污染整治、重污染天气应对),完善“十项机制”(组织领导、有奖举报、部门联动、信息化管控、源头管控、工作承诺、督查巡查、经费保障、宣传引导、追责问责),通过加快市区及周边污染企业关停搬迁,强力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提标改造,认真开展扬尘、尾气治理等一系列硬性措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秋冬防”期间,坚持一日一调度,一日一研判,一日一专题,建立任务、问题、责任三个清单,每天动态增补销号,形成工作闭环,不仅推动了目标任务的完成,而且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路径。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全省第1,PM2.5浓度改善幅度全省第3,优良天数比例改善幅度在全省及“2+26”城市中均排名第1,“秋冬防”一、二阶段国考指标均圆满完成,是全省唯一一个6项大气污染物浓度指标均有10%以上改善幅度的城市。

——稳步推进碧水保卫战。“工程治污”常态化,坚持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黑臭水、污废水“五水同治”,通过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范化治理全市763个入河排污口,严格实行涉水企业“黄、红”牌管理制度,持续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0年丹、沁“两河”9个国、省考监测断面中有8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劣V类水体比例为0,超额完成考核任务指标要求。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对工业固废实行闭环管理,加快补齐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短板。通过全面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大全市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力度,加快补齐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短板,全市土壤环境总体安全。污染“家底”全面摸清,治理修复有序推进,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了工业企业三级网格管控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以开展“百日清零”专项行动和工业企业大排查、大整治为载体,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020年,全市累计出动环境执法人员6850人(次),检查企业7081家(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407起,共处罚金2698万余元,查办典型环境违法案件57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5件,查封扣押52件),案件查处数量和处罚金额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市、县、乡三级均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推动各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市生态环保委员会名义制定下发了《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任务。高标准完成“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持续推进环境宣传教育及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融合新旧媒体,运用电视、报纸、电台、网络、微博、微信等舆论媒介,坚持正面报道和反面曝光相结合,通过设立曝光台,开设专题、专栏等形式,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监督生态环境治理。围绕六五环境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组织开展“六五晋城云行动”“垃圾在这儿能变宝”“绿色生活你我同行——2020年生态文明环保公益活动”“绿色生活伴我行晋城禁塑在行动”等四场线上直播活动,通过参与直播互动,倡导市民积极投身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行动中来,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020年,以环保门户网站和综合业务系统为平台,以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为重点,推动环保数据开放与共享,不断加强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全年发布各类环境信息4134条。科学运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网格化微型站、走航车、颗粒物质谱车、激光雷达、无人机等先进环境质量监测设备,提高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污染成因分析研判能力,为有效解决晋城市生态环境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手段和新途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不断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和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及时发布环保新动态、新进展,让社会公众第一时间了解环保工作。依托局长信箱、环保咨询、政策解读、回应关切4个专栏,架起生态环境部门和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全方位保障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吸引和动员公众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营造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胡静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