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e周刊 > 生态山西周刊 > 正文

最美“病毒终结者”——阳城县特种垃圾处置中心“三零”行动在继续

2021-06-05 18:00 生态山西 来虹






  

阳城县特种垃圾处置中心隶属于晋城市生态环境局阳城分局,占地总面积1336平方米,主要承担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垃圾的收集、运输、安全规范无害化焚烧处置,防止传播各种疾病。该中心是晋城市唯一一家以A、B型热解气化焚烧工艺处置医疗废物的单位,改造后日处理医疗垃圾5吨,年处理1750吨。  

2020年庚子新春,新冠病毒突然袭击荆楚大地,疫情迅速蔓延,波及全国,来势汹汹。  

腊月二十九,晋城市生态环境局紧急通知,由阳城分局下属的阳城县特种垃圾处置中心承担全市新冠疫情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置任务。  

通知就是命令,责任就是使命。  

疫情医疗废物处置是疫情阻击战的最后一道关口,如果处置不好,就可能形成新的污染源,疫情阻击战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坚决把好最后一道关口,坚决阻断病毒传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让全市人民放心。”阳城分局党组向全局党员干部发出了阻击疫情的战斗命令。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局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地冲到了阻击疫情的第一线,勇敢地担当起了规范处置全市疫情医疗废物的重任,鲜红的党旗与绿色的盾牌一起树立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不管有多大困难,坚决完成任务。”特种垃圾处置中心8名党员干部向阳城分局党组立下了军令状。  

“单位有事,这几天不能回家,我不在的时候,你替我照顾好老妈和孩子,自己也要多保重。”炉前工邵志军为了不让家人操心,瞒着年迈的老母亲和孩子,简单的收拾了几身换洗的衣服,和家属打了个招呼,就匆匆赶赴处置工作第一线。  

“做好防护,认真工作,不敢掉以轻心。”邵志军的妻子作为医务工作者,也冲在第一线,深知这次新冠病毒的危害,深知那是个最危险的地方,深知一进去就不知要隔离多长时间。简单的安慰就是对丈夫最大的支持。看着默默走向“战场”的丈夫,妻子流下了酸楚的眼泪。  

张富会今年58岁,前两年患脑梗,直到现在仍需要每天吃药。局领导知道张富会身体不好,让他不要参加这次处置工作。他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技术骨干,工作上有经验,这个时候不能退缩,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  

承诺容易,打仗难。  

“迅速排查。”正在处置晋城市华洁公司运送来的医疗废物时,引风机出人意料掉了链子,无法启动响应。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李锁虎、王建龙迅速拿起工具,打着手电筒,不顾炉体高温一头钻进去检修。  

由于新冠病毒的特殊性,所有炉前工作必须穿上密闭防护服。每当满载着疫情医废的车辆到来时,本着医疗废物不落地的原则,他们争分夺秒,迅速对医废运送车辆进行全方位消毒,然后卸车、装炉进行焚烧,坚持按规定做到日产日清。一次焚烧处置工作耗时六七个小时,工作期间不能饮水、不能吃饭,还得不定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巡查,不能有一丝马虎,为了节约一身“宝贵”的防护服,工作人员都尽量不上厕所。  

“每次完成工作后,大家的贴身衣服都被汗水浸透,脸上也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了道道‘疤痕’,被消毒液泡过的双手也变肿发白,实在让人心疼,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中心负责人范剑珍说。  

新冠病毒传染性强,只要参加医疗废物处置,一进去就要隔离。最重要的是防护设备极度缺乏,特别是N95医用口罩根本买不到。由于防护设施缺乏、人心恐慌。  

为了稳定思想,坚决完成市局下达的任务,分局副局长王学兵不顾防护设施缺乏、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家中有70多岁生病的老父亲需要照顾,不顾老婆孩子的埋怨,主动向局党组请缨,到最危险的第一线参加处置工作,他要换下身心疲惫的一线干部。党组织考虑他家有特殊情况,让他再慎重考虑一下,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  

为了确保一线“战士”物资到位,在一“罩”难求的情况下,分局副局长郭雷庆多次往返防控指挥部,向亲戚朋友求援,想尽一切办法筹集口罩等防护物资。  

分局监察中队的张永明、吴伟民在运送酒精的路上,村里的卡口不让进,他们就抄小路,由于山路雪滑,物资车侧翻在路边,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才脱了险,第一时间把酒精送到了处置第一线。  

……  

为了把好疫情医废处置的最后一道关口,阳城县特种垃圾处置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坚守阵地,无怨无悔,阳城分局全局党员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在大“疫”面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庄严承诺,诠释了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的铮铮誓言。  

在承担全市新冠疫情定点医疗机构所产生疫情医疗废物的处置过程中,阳城县特种垃圾处置中心积极开展“三零”行动,确保医疗废物在源头上零盲区、在运输中零落地、在焚烧中零残留,让沾满病毒的医疗废物全部化为灰烬。从2020年2月1日封闭工作到3月22日解除隔离回家,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仅休息了一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三零”行动仍在继续。  

他们是最美的“病毒终结者”!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