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晋城市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推进会在市委市政府多功能会议厅召开,对事关晋城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晋城市委书记、市长王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百里沁河经济带、丹沁两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示范带、中心城区河道清水复流和沿线景观提升工程,是晋城市“十四五”时期实施的“三带一工程”。王震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转型是第一使命,项目是第一支撑。实施“三带一工程”是晋城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晋城发展的现实需要,既有重要性,也有必要性,更有可行性,对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支撑性及标杆性作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聚焦解决环境敏感问题,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古堡活化利用、交通网络提升、产业优化升级等工作,建设“环境治、交通畅、文化兴、布局优、产业旺、生态美”的百里沁河经济带,重现沁河流域荣光,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要抓住改善和提升水质这个关键,深入实施丹沁两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全市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升丹河新城品质,促进并实现生态叠加效应。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最大程度发挥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作用,推动更多政策、资金向基层、农村倾斜,探索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晋城路径,真正让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变成观光路、致富路。要下决心做好城市水文章,实施好中心城区河道清水复流和沿线景观提升工程,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吸引产业集聚,打造山水交融、水城互动的城市新景观,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三带一工程”涉及范围广、建设周期长、工作任务重、协调难度大。为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王震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正视“三带一工程”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加大推进力度、提高工作标准、做实项目谋划、精准规划对接、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系统谋划力、整体把控力和操作执行力;要坚持理念引领,树立生态化、市场化、特色化、精品化、系统化理念,以先进理念抓好“三带一工程”建设,确保项目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坚持规划先行,聘请一流团队,做好评估完善,强化精准对接,确保规划可操作、能落地;要坚持项目带动,坚持谋划、策划、规划“三化”,注重数量、质量、体量“三量”,用好专业机构、项目专班、专项资金“三专”,紧跟国家政策走向,持续在项目谋划包装上下功夫,对照清单狠抓落实,把工作成绩体现在项目上:要坚持多元投入,解决违法占地和低效用地问题,做好土地文章,积极争取资金、用好金融工具,多渠道破解项目资金难题;要坚持机制保障,落实好“指挥部+公司”、清单化管理、常态化调度、差异化考核等机制,让各县(市、区)和各部门在“三带一工程”的舞台上大显身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发展氛围;要完善考核机制和体系,考出特点,全面反映各级各部门工作,坚决兑现考核奖惩;要发挥宣传作用,聚焦抓落实一线,营造奋力攻坚、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为抓好“三带一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十四五”转型出雏型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奋力开创晋城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王震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继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树立选人用人导向,鼓励担当作为、宽容干事失误、鞭策停滞不前,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以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紧盯薄弱环节,加强预警预判,始终把经济运行牢牢抓在手上;要按照“十抓安全”的要求,无死角、无盲点、全覆盖、滚动式开展好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摸清底数,守好底线;要按照“减存量、遏增量”的要求,落实“十项任务、十项机制”,持续做好生态修复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严守生态环保红线,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巩固好晋城市生态优势;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深化“三零”单位创建,加强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公共安全等领域重大风险的分析研判,严格落实“五包”责任制,加强信访案件化解,全力确保社会稳定;要保持发展定力,聚焦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引资,加快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厂房等项目、熟地等企业”,深入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要狠抓政策落实,持续创优营商环境,确保在国评省考中交出满意答卷,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要发挥煤层气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气化晋城工作,确保完成气化任务;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1468”战略,打造“中等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努力在新赛道上实现换道领跑。
责任编辑:赵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