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e周刊 > 生态山西周刊 > 正文

山西省7月创PM2.5监测记录以来月均值最优

2021-08-06 14:35 科学导报生态山西周刊 杨洋

8月4日,记者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7月,全省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71,同比下降12.6%。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4.4%,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六项大气污染物指标中,臭氧保持稳定,其他5项指标均实现大幅改善。特别是7月,当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1.2%,创PM2.5监测记录以来月均值最好水平。此外,全省SO2平均浓度下降到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0%,连续四年保持20%以上的改善幅度。

今年以来,全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都实现改善,长治、晋城、朔州、大同、临汾、太原、晋中等7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在10%以上。以上7个市在国家刚刚通报的1~6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进入空气质量改善前20名。虽然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依然清醒地认识到山西省环境空气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基础还需持续巩固,工作力度还需持续加强,容不得丝毫松懈,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

今年,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采取了加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深化结构调整,夯实基础;聚焦重点时段,专项攻坚;强化执法督察,压实责任的措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加速淘汰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今年全省计划实施91万多户清洁取暖改造,按照每户每个采暖季消耗4吨煤计算,可减少散煤2400万吨,减少SO2排放35万吨左右。运输结构调整方面,大力推进“公转铁”,1~6月全省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4.1%;累计淘汰14.1万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截至6月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与公安机关联勤联动执法300余次,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606件。全力配合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中央督察组交办的32批3123件群众举报问题已经基本办结,一批典型案例得到有效整改。

责任编辑:胡静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