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物尽其用”,这是潞城天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污染防治的新路子。多年来,固废处理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潞城天元通过技术改造,引进新项目,实现对工业残渣、废渣的“吃干榨净”,使苯胺残液“蒸”出了新的生命,不但践行了环保理念,还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9月14日,《科学导报》记者跟随潞城天元的工作人员走进中控室,通过眼前这4张50寸的显示屏,不仅可以观测现场生产情况、作业人员工作状态,更重要的是可以隔空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这是我们的中控室中控岗位,从这里可以看到现场的压力电位温度以及连锁状态,通过中控视频,我们还可以看到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潞城天元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贾鹏斐介绍。“相比较之前,新装置采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关键温度、压力点位实现自动调整,连锁保护,操作工艺指标更加精准便捷,装置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如臂使指”的远程控制不仅让安全性大大提高,更能让操作人员在远离设备百米之外,完成“穿绣花针”的精细操作。如此智能高效的表现,正是得益于对原有蒸馏塔设备进行的重建改造。潞城天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秦锦说:“我们这个项目是在2019年11月份开始施工建设的,到今年3月主体工程全部竣工,总建筑面积4520平方米,整套设备年处理苯胺固废可达5500吨,硝基苯固废达3500吨。现在属于试生产调试阶段,预计很快就可以正式投入生产。”
在厂区中央,高达35米的苯胺蒸馏塔巍然耸立,工人们正在进行投产前的日常调试工作,苯胺残液变废为宝的过程便是在这里完成的。潞城工业门类齐全,化工产业资源丰富,也让紧邻天脊集团的天元再生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土壤,天脊集团生产过程中残余的工业废渣在别人看来百无一用,但在他们看来,却是多多益善的“宝贝”。贾鹏斐介绍道,“苯胺残液经过苯胺蒸馏装置得到合格的产品苯胺,苯胺装置产生的废气经过VOC废气处理装置,深冷处理后达标排放。”
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把工业残留转化为产业基础、产品原料,就是固废利用最大的优势,而其后背靠的广阔市场,也让行业走上了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经过蒸馏后合格的苯胺成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材料、橡胶助剂、燃料、颜料、医药及其他有机产品的生产中。而余下的硝基苯残液和苯胺残渣则通过焚烧炉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置,从社会效益到环保效益,再到经济效益,可谓是环环相扣,面面俱到。
“天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这个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环保产业,建成后的新装置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在节能降耗、绿色减排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对环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投产后项目年产值预计1500万元,实现利税大概能达到500万元,实现了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目标。”秦锦说。
责任编辑:赵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