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日光渐疏。10月22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太原市阳曲县棋子山受损弃置地治理现场,看到这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年底前,这里将全部完成治理改造。”阳曲县宝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福国标对记者说,这里治理的难度很大,治理方案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过很多次。
修复中的棋子山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世纪90年代,因社会发展需要,阳曲县棋子山一带开工了不少石料厂。随着矿石开采的结束,这些受损弃置地的生态恢复成了太原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阳曲县棋子山受损弃置地治理工程面积达到了560亩,今年8月中旬开始进行治理。”福国标说,“山体在经过开采后成为凹形,山顶突出,形成帽檐状。要想彻底治理,需要先将山顶的‘帽檐’削掉,同时将山体松动的石头全部震落。为了不给山体形成新的破坏,我们从后山修路,将工程车辆开到山顶,进行排险作业。同时,将突出来的山体削掉,会在山顶形成一个宽20米的平台,平台上会覆盖1米厚的土壤,用于植被种植。目前粗略计算,仅填充的客土就需要60万立方米。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在60度以上的山体上进行改造治理。”
“此次山体改造治理,主要选用了植生袋进行修复,并重点采用了无纺布和遮阳网进行制作,植生袋里不仅装有土壤、草籽、肥料、保水剂等,还将植生袋按‘品’字状沿山体安装,透水性与透气性都很好。同时把‘植生袋+连接扣+植被种植’通过正三角形稳固堆叠的方式,构成水土保持护坡植生绿化系统,再加上后期发达根系穿透植生袋扎入边坡将使得更加稳固。”福国标说,此次植生袋内采用的是披碱草草籽,这种草耐旱、耐寒、耐碱、耐风沙,非常适合在陡峭的山体上种植。此外,在改造治理过程中,还会将棋子山削除的山顶石块和山体松动的石头进行平整,平整后会出现另一个大平台。平台覆土后,坚持绿化彩化结合,不仅会种植油松、国槐等大型乔木,还会种植金叶槐、丁香、连翘等彩色树种,形成绿色景观。
阳曲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这里是太原市重点治理的受损弃置地之一,也是太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特色工程,我们要将这里打造成全市的样板。”下一步,阳曲县将按照太原市整体的安排,因地制宜设计方案,针对矿山破坏面、土质裸露区、平台、堆渣面等受损弃置地进行复绿,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全面实现生态恢复,重建山青水美的自然环境。
责任编辑:赵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