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21年,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治市平顺县这座古老县城焕发出了古韵新姿的独特魅力。经历岁月洗礼,这座城市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满载希望和收获,成长得愈发强壮而坚韧。
当你走进平顺,你会发现它独特的美: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绿树满荫;夜幕降临,五彩的灯光映衬得县城璀璨多姿;林木茂密的公园里游人如织,是人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环境优美的浊漳河正张开双臂欢迎四面八方的来客……
这一切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平顺县委、县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顺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环保系统一线干部职工,把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家园作为崇高使命,将全县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全力推向深入,掀起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热潮。
奋力攻坚 扛起时代生态大旗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省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也是谋划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的关键之年。今年截至5月9日,平顺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92,位列全市13个县(区)第一,为“十四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开了好局、起了好步。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关键时期,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关系人民福祉,关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为此,平顺县要求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全县污染防治暨高速、铁路、国省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对专项整治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下决心、勇担当、抓落实,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主动仗、下好环境整治先手棋,乘势而上开启平顺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进一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平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想让山清水秀、蓝天永驻,就一定少不了事在人为的坚定决心和身体力行的呕心付出。为了尽快缓解并最终解决环境问题,为百姓提供更适宜的环境,长治市生态环境局平顺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长治市生态环境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提升辖区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以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源保护为重点,严格执法,铁腕治污,着力解决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辖区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不谋一隅者,不能谋全局。今年4月,平顺县召开了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蓝图已经绘就,做好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平顺各部门、各行业勇于挑起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赋予的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建设天蓝水绿地美的宜居平顺。一是全力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二是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全力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四是持续加大生态环境高压执法态势。以开展“散乱污动态清零”、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定点帮扶发现问题整改任务清零”、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利剑斩污”专项行动和高铁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向污染宣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平顺县各级各部门坚决扛起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交付的新使命新责任,以提升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整改环境保护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加强风险管控,狠抓责任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大环保”意识,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责任,真正做到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生态环境部门发挥好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切实履行好统一协调的职责,发科、农业农村、市监局等负有法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权的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协作,按期完成承担的目标和任务,共同推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将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纳入到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范围内,对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
全员行动 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守护碧水、蓝天、净土,平顺县为打赢防治污染保卫战上下一盘棋,全民一条心,绘蓝图、抓整治、强监管,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全面践行“两山”理论为契机,持续推动全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近年来各相关职能部门,或开车、或骑车、或走路,行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乡镇的羊肠小道,他们的足迹走出了乡间小路,走出了环保大道。虽然辛苦,但他们时刻牢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与全县人民共同筑牢了一道平顺生态环境保护的防线。
7个详查单元、26个详查点位,41个地块……这些数字只是全县治理土壤污染的一角。“十三五”期间,平顺县环境分局及有关乡镇联合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工作,对县域内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及空间位置、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进行了逐一核实调整,补充划定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单元,共对7个详查单元,26个详查点位进行核实详查;完成41个地块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完成了96个村的环境整治和36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等等。
不仅仅是各政府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平顺县各大企业也在积极参与,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以平顺县广泰和矿业有限公司为例。广泰和矿业公司是一家融矿山开采、混凝土商砼、沥青商砼、氧化钙及氢氧化钙深加工、新产品延伸开发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公司坚持“技术领先”的长远发展战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19年,公司实施了大气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工程,破碎车间和筛分车间,在原有集气罩和布袋除尘器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封闭;石子堆场和石料堆场,在安装8米高的挡风抑尘网的基础上,分别设置7420平方米和3010平方米的全封闭石子厂棚,并加装了喷淋装置;厂区道路运输扬尘方面得到有效治理,硬化厂区和道路21200平米,绿化面积2680平方米,植树360棵,建设了进出场车辆自动冲洗平台;输送廊道,在原有基础上,部分输送皮带进入封闭厂棚内。公司积极进行设备升级改造,为全县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企业的担当和表率。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是平顺全县上下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像平顺县青春硅业有限公司、山西正来制药有限公司、平顺县顺安矿业、平顺县久缘建材有限公司、平顺县鑫鑫搅拌站等一批负责任企业,在全县环保大旗的指引下,或进行升级改造,或进行污水处理,或进行低氮改造,将环境保卫战进行到底,让平顺这座县城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未来,平顺人民将继续携起手来,共同行动,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大美平顺而努力奋斗。
整体部署 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通透的蓝天、舒卷的白云、绚烂的晚霞、雨后的彩虹……近年来,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成为平顺人民的共同感受。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平顺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2018年至2020年,平顺县环境空气质量年均综合指数为3.97,各年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一,2018年至2020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32微克/立方米、31微克/立方米,2020年底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均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分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平顺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长治市生态环境局平顺分局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部署,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抓紧抓实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推进县域环境质量改善——
地表水断面水质情况:平顺县浊漳河流域有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分别是省控实会入境断面和国控王家庄出境断面。截至3月底,平顺县省控实会入境断面水质均值达到三类标准,国控出境王家庄断面水质均值达到二类标准,优于上级要求的三类标准,浊漳河水质在该县境内有所提升;全县无劣五类水体断面。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今年对10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截至目前,杨威村铺设管网600余米,完成工程量50%;北耽车村铺设管网1200余米,完成工程量60%;候壁村铺设管网800余米,完成工程量70%;其余的苗庄镇东五马村、北耽车乡实会村、西沟乡龙家村、西沟村、三里湾村和阳高乡榔树园村、车当村等7个村正在有序推进中。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问题落实情况:今年4月6日至5月7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平顺县转办问题9件,截至目前,全部完成整改。
铁路、高速、国省道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截至5月10日,县域高速沿线问题任务整治清单涉及2个乡镇(青羊镇、虹梯关镇)共计5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时平顺县生态环境分局自加压力,对县域国、省、县道沿线整治进行排查,排查出涉及11个乡(镇)共计70个问题,目前全部完成整改。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环境治理战争中,平顺县委、县政府带领各级职能部门、带领全县人民,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构建横向、纵向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作新格局,落实责任担当,牢记初心使命,以背水一战、攻坚拔寨的拼劲,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坚决打赢环境保护这场硬仗,使绿水青山更好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直是秀美平顺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不懈追求。我们相信在平顺人民的齐心同德、努力共创下,平顺县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景会更美。“人文山水平顺”将会是山西最具魅力的名片。
责任编辑:邵怡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