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e周刊 > 文明校园周刊 > 正文

用璀璨的山西文化滋养新时代青年

2021-04-09 14:08 文明校园 李宇星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要以山西的华夏古文明、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太行文化为载体,从多个层面共同发力,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从深层次激励大学生建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

从历史遗址中,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史前文化的系统认知

从西侯度遗址到丁村遗址,到柿子滩遗址,再到陶寺遗址,让新时代大学生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框架,深刻认识和把握山西这个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化的直属根系。太原科技大学的学生们,在青运会赛场的火炬中,感受来自西侯度遗址取火台的热量,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对人类最早用火的想象;他们在冬至佳节用饺子面塑出陶寺天文台模型,在对太阳历的原理追索中体会山西先人的智慧;他们徜徉于晋商博物馆和青铜博物馆,被各类器皿的典雅美观所打动,感慨山西这块神奇的土地究竟埋藏了多少秘密;他们耳边回响的古音律节奏,在对不同规制的青铜器具的学习思考中理解礼仪制度,形成对礼乐文化来源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感受到山西在民族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地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沧桑剧变中感悟中华文化,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黄河和她的支流一起滋养了山西人民,山西段1008公里的黄河蜿蜒曲折展现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自强不息精神。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太原科技大学的学生们,从万家寨水利枢纽到大禹渡电灌站,感受到了入晋黄河水滋润了三晋大地,展示出滋养万物、厚德载物的无私奉献精神,展现出兼收并蓄的包容开放精神;他们在乾坤湾感受黄河蜿蜒曲折与一往无前,在“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前感受轰鸣的奔涌和脚下的震撼,在翻江倒海与气势磅礴的壮观雄姿中感受民族精神的起源,精神深处得到黄河文化的滋养;他们唱响《黄河大合唱》,自觉树立起在危难时的坚强拼搏、锐意进取意志,在困苦中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信念;他们敲响黄河锣鼓,接续春秋虞国的宫廷音乐,在左摇右晃与前俯后仰中模拟波涛汹涌与船行颠簸,在惟妙惟肖的艺术展现中真切演绎黄河“弄潮儿”的搏击风浪、力挽狂澜与胆壮心雄,与观众们一起感受粗犷豪放与坚忍不拔;他们用剪纸剪出套色的壶口雄姿,在艺术表达中感悟黄河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在历史洪流中挖掘民族交融的历史内涵,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长城和她的儿女一起,保卫着华夏文明。山西境内3500公里的长城中,遗存的烽、燧、关、城、堡、卫多达4200余处,在雁门关、得胜堡、杀虎口,在宁武关、偏头关,各类古代军事基地屏护中原、拱卫京都,仅雁门关一处就有上千次大小战争,各个要塞的斗争都呈现时间长、斗争激烈的特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得到另一种形式的诠释体现。学生们通过游览遗存的边塞贸易场所、参观军事要塞、学习长城蕴藏的古代建筑艺术、长城关隘在丝绸之路作用等专题,中华民族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逐步确立起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他们在旅游中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古代军事边塞文化完整的防御体系和由此形成的交错带,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融合不断开展。山西特有的长城遗存与饱含历史养分的旅游目的地,积淀着山西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以最直观的方式滋养着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灵,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中最深沉的记忆。

在山西这片红色土地上开展精神谱系探索之旅,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革命精神

太原科技大学开展的大学生精神谱系探索之旅,用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激励新时代大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好好学习增长才干。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山西儿女展现的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精神,为了人民利益而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山西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积淀和延续。学生们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沿着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等革命先辈的足迹,在现场倾听沁源围困战、黄崖洞保卫战等战斗故事,英雄事迹涤荡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灵,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得到进一步坚定。

在“三全育人”中融入山西文化精髓,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意识

太原科技大学举全校之力,积极探索“三全育人”思政课创新路径。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讲清楚当前山西转型发展的新时代红色文化;在各类专业课程中,贯穿太钢“手撕钢”、山西药茶等山西转型发展中的创新性成果;结合《山西文化与旅游》等选修课,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新时代大学生掌握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太行文化的精髓。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在随风潜入夜中不断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情感,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单位系太原科技大学 李宇星)

责任编辑:樊羽婷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