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e周刊 > 文明校园周刊 > 正文

永乐宫特展中的珍贵文物

2021-07-23 11:31 文明校园 尹琳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创建于元代,是重要的黄河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格局完整的宫廷式建筑闻名中外。1956年因修建黄河三门峡水库,处于水库淹没区的永乐宫整体搬迁,耗时十年,完成了新中国文物保护史无前例的一大壮举。

  正在山西博物院展出的“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是国内首次以永乐宫为主题的展览,80%以上的文物系首次展出。永乐宫的壁画早已广为人知,我们仅撷取其中难得一见的几件珍贵文物,与广大读者共赏。

  长近10米、重达1吨的琉璃鸱吻,弥足珍贵(图12)

  展厅中一件“庞然大物”令人惊叹。这是永乐宫三清殿屋脊上的琉璃构件,首次走出芮城,与公众见面。这组构件釉色艳丽,造型华美,由两件鸱吻和一组屋顶正脊组成,总长近10米,重达1吨,彰显出三清殿建筑恢弘的气势。

  两端的两件孔雀蓝琉璃鸱吻,高3米,宽近2米,整体造型为巨龙盘曲样式,鸱吻张口吞脊、怒目圆睁、炯炯有神、颇具威严感。鸱吻与正脊连接处还塑有胡人献宝、风伯、云纹、凤鸟等纹样。最特别的是,鸱吻背部兽张目嗔视,尾爪向上向内前伸,尾尖向外弯曲,造型非常独特。

  这些琉璃构件是70年前迁建永乐宫时候替换下来的,一直保存在永乐宫的库房里,虽然经过700余年的历史,有些斑驳,但琉璃色釉依然明艳闪烁,精美的纹饰和雕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古代匠人精湛的手艺令人感叹。

  成吉思汗颁给丘处机的文书,印证永乐宫建造之因(图3)

  此次展览中,有两件名为“公据”的纸质文物特别珍贵。

  一件是成吉思汗颁发给全真教教主丘处机的文书,文书大意是要豁免全真教的税赋,确定了全真教与蒙古汗廷的合作关系。

  公元1220年,73岁的丘处机接受成吉思汗邀请,率领十八弟子从山东出发,西行万里觐见成吉思汗,并多次为其讲道,劝说他止杀爱民,赢得了大汗的尊重。

  另一张是宣差陕西都总管颁发给全真教道士张志洞的“公据”,是给予张志洞及其道观合法享有蒙古汗廷宗教政策和行使其宗教权利的保障文书。

  策展人安海先生说,全真教能在宋元时期大力发展,是因为获得了朝廷的重要支持,也因此,才能在芮城建造永乐宫这样一所规格较高的宫式道观。这些“公据”,就是最好的见证。

  《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藏在大殿建筑中的惊喜(图4)

  令人惊喜的是,在特展筹备期间,工作人员从库房中意外发现一幅卷轴,内文是《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这是《正统道藏》的开篇经书。发现后,该件经文立刻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随即送往南京博物院进行修复。

  “这部经书原本放置在永乐宫重阳殿西端的鸱吻内。经文用骈文撰写,其中提到永乐宫修建,与重建碑文中记载的内容一致,由此也说明这部经书是在修建过程中放进去的。”安海介绍,“经书是用骈文撰写的,读起来非常优美,装裱方式也非常特别,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8.1.jpg

图1:鸱吻细节图

8.2.jpg

图2:永乐宫三清殿屋脊上的琉璃构件

8.3.jpg

图3:颁发给道士张志洞的“公据”

8.4.jpg

图4:《无量度人妙品上经》

责任编辑:邵怡焓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