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伴,不扰他人。如茶,宁静而淡泊;似酒,微醺或浓烈。每天的阅读,组成我的生活四季。春天里,听《蒋勋说文学》;盛夏时,听木心讲《文学回忆录》;秋风中,漫读余光中;冬寒时,取暖林清玄。文学花园,花开不断,流水缓缓。我心安处,是书香。
自去年春天疫情以来,四处闲逛的时间少了,正好有书相伴,朝霞映着我晨读,夜晚拥着书香入眠。散发着幽幽墨香的字里行间,让我如入芝兰之室,浑然忘记了时光难熬,也驱逐了病毒带来的恐慌。
在这期间,读过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像一个夜行者在黑暗中摸索。幸好有一双没有失明的眼睛,它像照亮夜行者前路的一盏微光,引导着我在阅读的旅途中渐行渐悟。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我们在隔离之后重回阳光下才会有着奔跑的力量。书中的故事,是一场传染性的眼疫,让全城都是失明症。现代文明的秩序土崩瓦解,人们都像动物一样生活。它不是绝症,却瞬间将人们的世界改变,个人生活和社会秩序都面临重建。医生的妻子是唯一没有失明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失明蒙蔽心灵的人。她看见了失明症患者身上的无助、丑恶和痛苦。她的这双眼睛,还看见了道德、文明、秩序的不堪一击。正是因为她的存在,所有失明患者才能够生存下去,并且是有尊严、有秩序地生存下去。她是理性和智慧的化身,她引领扶持着灾难中的盲人们,防止他们堕入兽的世界。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保持清醒,保持着自我审视的智慧。她的力量虽然微弱,却如光明照亮黑暗。白色眼疾是一场将人们抛到生存极端境遇的灾难。在直面死亡的时候,她能反思自我的存在。所以作品不仅仅是人们苟且偷生与环境妥协,也是人的道德选择和理性重建的过程。这群人因为有了医生妻子的眼睛,才能继续生活和对重新复明的期待。这双眼睛,就是生活的信念。世界有了这双眼睛,才让人看到了信念的微光。他们,才能从死亡的边缘走出来,最终迎来了重见光明的正常生活。她是盲人们的一盏指路明灯,借由她的安慰与帮助,让失明者互相取暖,互相陪伴,看到了生的希望。
萨拉马戈的文字,让我看到了“光明重新降临人间”。于是,我便心安;于是,我深信“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定能让我们走向朗朗晴空。
日常生活中,一本书可解除旅途的寂寞,一篇文也能让人受益终生。床头书帮我入梦,图书馆开拓生命的时空。与书相许,无怨无悔;与书结缘,有情有义。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书卷文字间,像是与我一道漫读《人生海海》:人生海海,潮落之后是潮起,你说那是消磨、笑柄,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义。
责任编辑:邵怡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