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盐法备览合集简注》由运城学院河东盐文化研究所咸增强、杨强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运城市古籍印务有限公司承印。
在中国盐业史学界,河东池盐史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一是因其开发利用最早;二是因其地处中原腹心而一直为历代王朝所重视;三是因其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盐业史料。据柴继光先生考证,现存河东盐池的盐业志书共有明代2种,清代13种,民国3种。以清代最多,也最系统,主要有《河东运司志》2种,《盐法备览》及增修、续增3种,《河东盐政汇纂》1种,《盐政便览》2种,《盐法志》及《盐法调剂记》4种。其中,《盐法备览》及增修、续增3书前后接续,体例相沿,叙述了从古代到1910年间河东池盐的生产、防护、运输、销售、管理、祭祀以及与盐业活动有关的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是所有盐政志书中最具参考价值的。
《河东盐法备览》系列丛书,时间上远涉先秦、近止清末,人物上高及皇帝、下至平民,空间上从河东盐池到晋陕豫三省池盐销区与管区,着重记载了清代河东盐务的基本情况,资料庞杂,信息丰赡,体现了古代河东盐务文献编著的最高成就,是今人了解和研读河东盐文化无法绕开、不可替代的基本史料。
为了整理出版《河东盐法备览》系列丛书,校注者搜集或购置了多种版本的底本、校本和工具书,尽力识别规范手稿字、篆体字、异体字以及模糊字,反复调整断句、标点,校勘原书编刻错失,对今人不易理解或易理解错误的词句进行注释导读。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出发,在版式和装帧上也颇费心机。《河东盐法备览合集简注》分上、下两册,由《河东盐法备览》《增修河东盐法备览》《续增河东盐法备览》3部构成,共80万字。各部均为清代河东盐务主政官员总纂,前缀山西巡抚赠序。行文顺序统一为盐池、运治、官职、渠堰、坐商、运商、引目、课额、律例、学校、奏疏、艺文12子目。今书底本皆源自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
《河东盐法备览合集简注》的出版,对河东盐文化及盐业史研究必将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当地正在进行的盐池生态保护和修复及下一步盐池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邵怡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