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新闻网 > e周刊 > 文明校园周刊 > 正文

刀锋上的国际主义精神

2021-10-15 14:59 文明校园 王茗暄

在大同红色记忆馆,有一组看似普通、甚至有些残缺和锈迹的医疗器械,却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它们见证了一段珍贵的红色记忆。其中,有一把小小的手术刀,不锈钢质地,柳叶形状,纤巧、锋利,闪着寒光。80多年前,它握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手里,医治疼痛,救死扶伤;如今,它陈列在博物馆的展柜里,缅怀历史,传递信仰。

1938年底,雁北抗日前线战斗频繁,医护力量急缺。白求恩等人组成医疗队奔赴雁北抗日前线。这年11月,在大同广灵的一场伏击战中,20岁的小兵彭清云凭借着过人的枪法,一枪击中了日军中将常冈宽治,自己却被敌人的子弹打穿右肘关节。日军被击退后,彭清云也因伤势过重,转入野战医院抢救。

待白求恩赶到时,彭清云已经奄奄一息,必须马上输血才能手术。医院血源短缺,白求恩毅然撸起袖子:“我是O型血,用我的!”大家纷纷表示反对,白求恩生气地说:“同志,彭能为消灭法西斯流血,我献一点点血算什么!快,别多说,抢救彭要紧!”在他的坚持下,加拿大医生鲜红而温热的鲜血连同生的希望,流进年轻的中国战士身体里。

由于伤口溃烂严重,彭清云的右臂只能截肢,而当时都没有一把合适的手术锯。情急之下,一把缴获来的工兵锯经过简单的改装消毒,暂时充当了手术锯。精巧的手术刀上下翻飞,粗陋的工兵锯来回拉扯,凭借着白求恩高超的医术,这场复杂的手术,终于完成了。

后来,白求恩专门从前线回来,亲自为彭清云检查并换药,他面带笑容地告诉彭清云:“你脱离危险了,希望你在战斗中消灭更多的敌人,杀死更多的法西斯。”

白求恩的这句赠言,成为彭清云50多年独臂生涯的精神动力。后来,彭清云一直活跃在战场前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他还入朝率领141师修建南阳里机场,为我军后勤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彭清云发掘培养了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延续传承了共产主义精神。1955年,彭清云获少将军衔。

这个故事,只是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支援中国抗战事迹中的一个片段。他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手术器械,更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热忱。

83年过去了,白求恩这个名字深深地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中。白求恩精神历久弥新,有着强大的时代感召力,延续至今。无论是深入几内亚无惧埃博拉病毒的黄皮肤医生,还是在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出现在米兰大教堂广场的“中国卫生”医疗大巴,中国的医务工作者总是义无反顾地把技术和力量用白求恩精神带到全世界。他们像当年的白求恩一样勇敢出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白衣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大爱情怀,看到了中国的和平理念和大国担当。

责任编辑:邵怡焓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