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不缺公园”南昌人尽皆知。从城中心的东湖公园、抚河公园,到以湖为主的象湖湿地公园、艾溪湖湿地公园、瑶湖郊野森林公园、澄碧湖公园、儒乐湖滨江公园以及九龙湖湿地公园,再到以赣江为主的风光带以及赣江市民公园,公园是依照江岸线打造的赣江风光带、现代简约的滨水景观公园,公园与滨水空间的风格相协调,结合周边城市景观,为市民营造和谐、舒适的生活氛围。市民从家门走出来,总有最近的公园可以游玩。
南昌的街道清静整洁,印象不错。9月的南昌,街道两旁树木成荫,绽放的花朵依旧鲜艳。赣江中大道更是宽敞,行人车辆也还不算多,让人感到舒适。走在人行步道,道边上花草树木相依相伴,花坛里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黄的大理菊,红的状元红,白的天女散花,千姿百态。俗话说:“花有花语,树有树语。”南昌也有自己的市花、市树,南昌的市花有两种,一种是月季,另一种是金边瑞香。月季最常见,金边瑞香不太好认。宽阔的公路两旁种着一排排樟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樟树也是南昌的市树,樟树的木质坚硬美观,重要的是能够散发清香,驱蚊防虫,又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大多被作为道路的绿化树和行道树。伴着清新的空气,在南昌的红谷滩漫步,倍感神清气爽。
秋水广场的形状像个月牙,靠近赣江中大道的一边紧临南昌市人民政府、人大会堂,另一边就是赣江之滨。秋水广场位于赣江西岸,是利用荒滩兴建而成,功能合二为一,既防洪又观景,因与江南名楼滕王阁隔江相望,取《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意,所以有了秋水广场的名字。
秋水广场北有八一大桥,南有南昌大桥,两座大桥横跨在江面上,好似两条蛟龙卧在赣江之上。赣江江水碧波荡漾,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着赣江两岸的建筑倒影。广场的地面上雕刻着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图案,给硬朗的广场增添了活泼的气氛。多彩多姿的花草树木环绕着广场四周,营造出舒适优雅的环境。
广场的两侧,临近赣江中大道建设了一条长度为500米的观景长廊,长廊下部结合地形设置了4500平方米的功能性商铺——水连天商业街,快餐、咖啡、各种小吃摊位,娱乐空间、儿童乐园、纪念品店等,门店的装饰都是大型彩绘的卡通形象,炫彩夺目,只是大白天的,商业街大部分店铺都不开门,只有少数几家开着门,但似乎不在营业中。
走到广场上,迎面有一处石门柱,门楣上写有“赣江水上游”几个字,从广场西来的人,也有带着孩子的,径直朝门走去,然后下了台阶。原来,从这里可以步行到赣江边的沙滩地,江边的沙滩上有不少人在玩沙嬉水呢。当太阳西晒时,来这里玩沙、嬉水,实在是不错的选择。高出赣江水平面的秋水广场恰好遮挡了西边照晒过来的阳光,阳光下的阴凉地,的确是玩耍的好地方,家长跟孩子一起挖沙坑,淘水,找小螃蟹、小虾的,其乐融融。
沙滩旁的赣江是一条纵贯江西省的内陆江河,途经南昌再向东北汇入鄱阳湖。过去的秋水广场所在地还是一片滩涂,2004年南昌市打造“一江两岸”,临江建成了大型休闲广场,滩涂大变样。此后初建成的秋水广场又历经4次改造,景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周边交通通行愈发便利,修建的沿江风光给人们提供了休闲游览的好地方。风光带下江岸的滩涂仍部分保留,赣江原生态则成了市民最爱的休闲场所,玩沙、戏水、垂钓、踏青或发呆等。
据说,每天清晨还会有人在江边钓鱼、捡拾河螺,因为夜间河螺都会从江水深处爬行到岸边浅水滩涂上。它是南昌市民喜欢的美味,街头排挡随处可见炒螺蛳。
秋水广场最聚人气的时间是傍晚以后的时光,每天晚上准点开启的音乐喷泉,吸引着数万人前来观看。随着音乐的响起,水柱冲天而起,呈现各种婀娜多姿的形状。
南昌的音乐喷泉有多处,秋水广场的是最早开启的,也是南昌喷水最高的。喷泉池面积达1.2万平方米,起初的主喷高度为128米,现在又将喷水高度提高到160米,大有要与南昌市最高现代建筑绿地的双子塔303比高低的气势,不愧为南昌一道靓丽的景观。喷泉升级改造后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喷泉水景设备,将两边6个小水池进行整体改造,安装二维扇喷、摇摆数控设备,旋转花篮设备共215套,还安装1套激光水幕和20套变色灯。在每晚那一亮彩的时刻,游客可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看夜晚滕王阁美景。
每天,当太阳收尽最后一抹余晖,紫色的夜幕垂了下来。红谷滩新区霓虹闪烁,华灯齐放;处处火树银花,溢彩流光。南昌城像披上了一件七彩盛装,变成了光的世界,灯的海洋。
江中的游轮上、“一江两岸”成千上万观众中,不时传来欢呼声、呐喊声、喝彩声,整个秋水广场沸腾了!演出中还不时射出激光来,光、电、声、影各种元素有机融合,编织成一幅幅瑰丽的“动态画卷”,有“高山流水”“落霞孤鹜”, 有“孔雀开屏”“长虹卧波”,有“瀑布流云”“西山积翠”……强烈的视觉效果向观众展现出英雄城南昌独特的魅力。
秋水广场往南是赣文化长廊,全长1680米,南与南昌大桥相接,犹如一处露天的、开放式赣文化博物馆。在城市的繁华街区,在南昌市的CBD区域,创意并打造出这饱含深厚历史韵味的人文景观,让游客在不经意间了解更多的赣文化。南昌城市旅游景观做得完美,不但有实景,还配备了喇叭播放,清脆柔和的声音,除了广播游玩的注意事项外,还字正腔圆地朗诵古诗词,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赣文化,听到的人们入脑入心。
源远流长的赣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子系统。从地域角度看,赣文化包含了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等诸多子系统。赣文化长廊展示赣文化风采,不仅成为南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向世人展示江西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明的一个窗口。
赣文化长廊如同一本展开在公园里的石制版的历史教科书,内容丰厚而详实,让游客在自然轻松游览当中,了解江西的历史文化。解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的江西。
在南昌旅游,看桥绝对是不可忽略的。南昌有6座大桥横卧在赣江上,南边为老城区,八一大桥连通昌北,南昌大桥连通红谷滩,赣江大桥连通白水湖,英雄大桥连通扬子洲,朝阳大桥连通红角洲,生米大桥连通九龙湖。
赣文化长廊南有南昌大桥,是中国在赣江上修建的第一座且最长的双层公路大桥,上层为机动车道,下层为非机动车道,行人、公路两用,被称为“千里赣江第一桥”,大桥横跨赣江两岸,气势极为壮观。南昌大桥设有观光电梯,游人可乘电梯上桥观光。
夜晚,灯光亮起时我正好经过南昌大桥,南昌大桥在灯光的装饰下犹如一座彩虹。抬头仰望天空,此时的月亮好似大圆盘镶嵌在天空中;在桥上远望,闪烁着霓虹彩灯的摩天轮在夜色中更加美轮美奂,璀璨迷人。
从南昌大桥下穿行,朝着彩灯变幻、旋转着摩天轮“南昌之星”走,想找到离它最近的点位拍夜景,将南昌市这一标志性建筑定格下来。据了解,“南昌之星”比位于英国泰晤士的“伦敦之眼”摩天轮还要大,转盘直径为153米,摩天轮总高程为160米,设有60个太空舱,每舱可容游客6-8人,舱内配置了液晶电视、三菱冷暖空调。摩天轮运转为匀速转动,每小时可容纳近千人“空中”旋转看南昌一江两岸的壮丽景观。
责任编辑:董咚